邻里有个女儿小学里一直学习级部前三名,这样的孩子几乎听不到负面的声音,来自学校和家长的表扬赞扬自然不在少数,自然的就到了重点中学,成绩不突出也在预料之中,无法接受自己不优异,拼命的用健康来换取成绩,身心疲白最后导致了严重的精神问题退学休养。 扼腕的事情不仅一二,只是为什么这么优异的孩子竟然没有丝毫的抗挫折能力,不由得让人难过惋惜,从小给优秀的孩子来电挫折,适当的让生活中的不公和瑕疵渗透在成长的时光里,是不是会的多一点坚强,多一点韧性呢?用心理 学的术语来讲,优秀的孩子往往更缺少弹性,不懂得屈伸,只因为这种我们常说的“要好”的孩子,接受的往往是来自周围良性的信息,极少有机会接触到负面的声音,既不能打压孩子的积极性,又要适当的来点挫折和不公平的待遇,在孩子完美的间隙里,鸡蛋里挑骨头,何尝不是另一种鼓励? 总听说有些孩子很“皮实”,不仅仅指身体方面,往往还是包涵抗打击的能力,无论怎样的事情总能很快的自我排解,自我释放,哪怕发脾气不讲理,总能释放出来。孩子排解生活学习等压力的方法有几种:最低级的就是身体抗议,当有不公的不良的遭遇时,身体会出现头痛及其他不适感,想要逃避。第二种是家庭常见的对抗释放,孩子在遭遇来自学校或者父母的压力时,会发脾气甚至动作抗议。第三种是用语言反驳发泄释放。也是比较好的方法。自然孩子跟孩子不同,排解的方法亦不尽相同,当孩子顶嘴也好,发脾气对抗也好,这便是他对不满事物的排解途径,如果不能给予孩子这样的途径,那么孩子又该如何排解呢?? 如果孩子不顶嘴,你怎么知道他在想什么?如果孩子太顺从,你如何懂得他内心需要什么? 给完美的孩子一点瑕疵,给优异的孩子顽劣的空间。不要用来自周围的唯一声音来禁锢孩子的童真和成长。平常心对于每个孩子来讲都非常重要,那些普通的快乐时光,每个孩子都不会拒绝。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