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带儿子出去玩,他在公园中心的花坛上爬上来又跳下去,乐此不疲。
突然来了一个比他高大的孩子,那个孩子可不管,一来就霸占了那个地盘。
于是命令儿子下去,这里不准他玩。
小家伙也不示弱,还是站在上面。
没想到这个男孩直接一把把儿子推了下去,幸好不高,只是摔倒在地。
孩子哇哇大哭,我赶紧跑过去扶起他。
那个孩子的奶奶也过来了,老人家面有愧色地说:
“对不起啊!他在家也是这样,我们都管不了。打了骂了都没用呢,我们家孩子还这么小,多担待一下就好了。”
我见儿子没事,安慰了几句就拉着他走了,也没有责难老人。
见那个孩子还是若无其事地在那台子上面走着。
我真的为这个孩子担心。
欺负弱小视为寻常事,不道歉也无谦让。
养子不教,终究是害了孩子的。
才六七岁的样子,家里就没有人能告诉他应守的规矩和礼仪。
不知他在学校跟同学如何相处?
去了社会又要受多少气,吃多少苦才能补上这家庭教育的缺失呢?
多少孩子在成年之后才知道生活的艰辛,多少父母在孩子成年之后才悔恨自己当年的错。
记得我们班一个同学,当时家里就一个独苗。父母为了生计,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外边打工。于是把孩子交给了老人。
因为觉得自己没有带孩子,心里总是会带着愧疚感,孩子要什么就给买什么。所以孩子穿的用的都比周边的孩子要好一些。
而爷爷奶奶对孩子更是宠溺,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他的口袋里总是有零花钱,于是就聚集了一帮子好哥们,一起逃学,一起去网吧,夜不归宿。
老师打电话告诉他妈妈,但是爷爷奶奶总是说老师骗人的,孙子很懂事,要父母不要为孩子操心。
等上了初中之后,没想到孩子到了14岁就说要退学,怎么劝说都没有用。最后他妈妈决定回家自己带孩子,不能让他就这么毁了。
但是儿子这个时候已经不接纳这个妈妈了,因为我们两家走的近,他妈妈就会跟我妈诉苦:说自己发现儿子站在面前,仿佛像是一个陌生人。这么多年来,自己真的错过了太多太多了。如今说什么孩子都不听。都觉得我是在管教他,他说不要我管,他自己的事自己决定。
她说孩子太叛逆,太难管了。都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从来没有这么焦虑过。假如让自己重新带一遍孩子的话,一定要带在身边,看看自己的孩子真的就是这样的吗?
如果陪在一起,给予更好的引导和教育,结果肯定会不一样。
做父母也是有关键期的,这句话与每一位父母共享。
我们常常会将小孩子的任性称之为叛逆期,然后将青少年的反抗称之为青春期叛逆。
其实,这世间哪有这么多的叛逆?
我就见过很多懂事的朋友,小小的年纪就当家了,哪还有叛逆啊。
很多妈妈说自己的孩子总是动不动就发火,甚至打人,脾气火爆,父母一说就哭,要什么就必须给什么。
这样的情形,往往是父母造成的。
孩子的情绪我们需要接纳,如果真的陪伴在一起,又有足够的耐心去读懂孩子。
我想没有哪个孩子会自己毫无理由的吵闹的。
谁不想自己好过一点?孩子也是如此。
他们发脾气,要么是因为大人的误解或者强制,从没有蹲下来认真听他们说。
马上快4岁的儿子,可以说是鬼灵精怪的一个年龄。
他有时候会皱着眉头,一脸委屈地看着你,说不想洗澡,说还想多看一集小猪佩奇,说自己不想回家,继续玩。
我每次见他这样,都会耐心地问他原因,为什么呢?爸爸愿意听你说,你告诉我。
也许他只是不想要外婆给他洗澡,希望爸爸给他洗,所以当他说想要我给他脱衣服时,我马上就答应了,于是他就光溜溜的开心地去洗澡了。
想多看一集动画片,是每个孩子都想要的啊!我会告诉他“但是我们看之前已经约定只看两集的。如果遵守约定,那就明天继续,如果违约的话,这部剧就一集也不要看了。你自己选择吧,我等你10秒钟。”结果当然是遵守约定了。
如果没有陪伴,我不会明白孩子的心意,所有学来的方法都是空洞虚无的。
孩子的教育,不是纸上谈兵,而是一天一天的成长点滴中,父母和孩子犯的错,说的话,感受到的爱和泪,真实而平常。
很多习惯了父母宠溺的孩子也长大了,做了父母后将孩子全部托付给父母。
就如我们所见,很多的老人不是自己真的愿意带孙子,实在是没有办法。
家里那两个大的做了父母也从没让人省心。
但是,父母这个身份是神圣的,不是说生养孩子就是父母。
只有在陪伴孩子,教育孩子,跟孩子一起成长的时候,我们才是真正的父母。
不要把孩子丢给老人,老人也有自己的生活和愿望。
趁着孩子还小,自己带着,给他们好的教养。
卢梭说:“从本源上讲,人类是十分愿意得到完善的教养的。一个生来就无法得到教养的人,是无法想像的。世俗的偏见、权威、欲望、惯例以及社会制度都将无情地扼杀他的天性。所以,我恳求有先见之明的母亲,保护这株正在成长的幼苗,为它浇水,使之免于死亡的厄运,终有一天,它将让你收获喜悦”。
如果你天天忙着说挣钱,给孩子所谓的最好生活,或者经常在麻将馆里泡着,在外边瞎混,让自己过自由自在的人生。
然后有朝一日说孩子跟自己不亲,说孩子太叛逆,怪孩子不争气,那就要先看一眼自己。
孩子的问题,也是父母的问题家庭的问题。优秀的父母不是一定得让孩子的成绩多么拔尖,也不是给孩子留下可观的家产,而是在孩子成人之初,给他完善的人格教育和引导。有了健全的身心,孩子能真正的幸福,也给身边人幸福。(来源于网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