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遵从内心选择,人生无需过多纠结
我和太太要孩子的时间很晚,最早我们是想做丁克的。一直到六年前父亲过世,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我和太太商量后,决定生一个小孩。
有了孩子后,为了多一些时间陪伴家人,我离开了工作了12年的公司,因为那时候在晋江工作,分居两地不方便。我对公司感情很深,企业文化的熏染已在我内心根深蒂固。权衡之下,我从头开始了自己的人生,期间也经历了一些坎坷和波折。
当我们认清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的时候,必须要舍弃一些东西。我觉得生活在于平衡,如果你认为钱和事业是你最想要的,那你也不必去后悔或者纠结没有给家人足够的陪伴。如果你认为陪伴家人是自己最想要的,那就这么去做。我不认为这是为家人放弃,这就是一种选择。但无论是哪一种,都不要纠结,只要想清楚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就可以了。
说到舍弃,其实孩子的母亲才真的是为了孩子和家庭放弃了许多。她的内心一直有些许遗憾,我很明白,也很感激她的付出。做一个全职妈妈是一件很不简单的事情。没有她,我们也不可能有现在这样幸福的生活。
父亲对于孩子成长的责任应当更大
儿子今年五岁了,这五年,我带给他最多的是陪伴。第一个给他洗澡的人是我,他喝的第一口奶粉也是我泡的,我会做很多妈妈做的事情,我看着他每一步的成长。这个过程,即使有很多更好的工作机会,只要外地的我都不考虑。我觉得起码等孩子上初中以后,他的人生观,自律,习惯已经基本养成了,我才会放心。
有些曾经的同事或者我带过的人,现在做得比我更优秀,因为他们有好的平台去展现和磨练。那我少了这部分机遇,可能在工作上我处于一个停滞不前的状态。有时老同事老同学在一起聚,我并不会因为看到我以前的徒弟现在做得比我更好就觉得自卑,我也不会认为自己舍弃了很多觉得心理不平衡,因为现在的生活状态就是我想要的。
陪伴孩子长大的路上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我很享受这个过程。之前我想当丁克,是因为我不想承担责任。有人也许会认为男人只负责生,至于教和养都是妈妈的事情。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孩子生下来就要对他承担责任,就要付出所有的心力和爱去陪伴、教育他。
三
顺从成长轨迹才能养出快乐小孩
这五年的生活很有趣,可以说有滋有味。这个过程中,我会去琢磨怎么可以让孩子更开心。我觉得要顺从孩子的成长轨迹,比如他该上学的时候就好好学习,学龄前该快乐享受生活的时候就尽量去满足他。我希望他有一个很开心快乐的童年。我不会填鸭式的教育,不会强迫他去学习,给他太多的压力,但可以引导他的兴趣,通过陪他做游戏,讲故事,陪他买东西的时候让他知道数字的概念。
睡前我会给他讲故事,有时候我们还会讨价还价。比如他说爸爸讲两本,我会告诉他,“ 不行,你今天在楼下玩得很晚,只能讲一本。下一次你如果早点回来,我们就可以讲三本。反正十点前要关灯睡觉的,你要玩到十点也可以,那就没有故事讲。” 我可以允许他不听话,因为不会有什么恶劣的后果,但是他必须承担自己任性的结果——就是看书的时间缩短了。我会用这种方式跟他沟通,而不会一味强制。
不要用大人的观点去猜测孩子的想法
我老婆带着儿子出去旅游了一个多月还没回来。因为孩子明年就要上小学了,没有那么多时间玩了,于是就让老婆带着他去杭州,苏州,西安玩一圈。老婆每天给我报告,说他看到兵马俑很好奇,跟导游互动,问这问那的。很多大人觉得孩子那么小,根本什么都不懂也记不住。但我觉得我们不要用成人的观点去猜测小孩子的想法,只要让他们去感受就好了。在他们小小的脑袋里也许就会留下一些懵懂的,粗浅的印象。这是一种智力的启发,在玩的过程中他就能累积一些兴趣和知识,而且孩子很开心。
儿子刚会走路还不太会说话的时候,我就带他去露营了。只要有时间,一年至少会去四五次。在野外搭帐篷,野炊,看小花小草,看鸡鸭,牛羊,蚂蚁,虫子,我希望他可以亲近自然。他摔倒在地上我不会去抱他,我跟老婆都赶紧给他拍照,呵呵(笑)。
“打孩子”的后果真的没必要过度渲染
我跟妻子有分工,我是唱黑脸的那个,我认为有时候偶尔是需要强制性的手段去控制。我有揍过他一次,即使他现在不懂得自己为什么错了,但是我要让他记得这件事不能做,做了的后果就是会被打屁股。我觉得他长大后即使记得我打他,也不会恨我的。
虽然现在很多人说孩子不能打,但是作为我来说,我从小是挨过父亲打的。我现在记得他曾经会打我,但我不记得他为什么打我,因为记忆会淡化掉,特别是父亲离世后,记忆中关于父亲的事情都是好的。
我记得小时候我爸和爷爷在后院开地种菜的时候,我就拿个小铁锹跟在后面捣乱。我们东北冬天喜欢滑板,那时候没有钱去买冰刀和冰鞋,爸爸就自己去工厂里找钢板,然后帮我打磨,制作。我记得我在旁边盯着爸爸做了一整天。很多玩具都是爸爸给我做的,木头枪啊弹弓之类的。
虽然爸爸脾气不好,但是现在他给我的回忆就是这些陪伴的点滴,以及我想要的他都力所能及的满足我。
好想对你说“我爱你”
小时候,对父亲是一种仰视的感觉,觉得爸爸很厉害,又爱又怕。青年时代是叛逆期,就会觉着你算什么啊,你懂得还没我多呢。我不会做得题找你也没用,你凭什么管我。那个阶段沟通的很少,比如我上大学后爸爸想我,但从来不给我打电话。有时候我打电话回家想跟他多聊两句,他就让我妈接电话,然后他就站在旁边听,挂了以后他就一直问我妈儿子说什么了呀,儿子怎么样呀。父亲就是典型的中国男人,很含蓄,再多的爱都藏在心底。后来我一个人背井离乡来到厦门,那时思乡之情,委屈,忐忑害怕,很多负面情绪向我压过来的时候,我才发现,哦,原来以前爸爸对我是这么好。于是我开始主动去跟父亲沟通。
假如时光倒流,我希望把爱直接表达出来,然而这是不可能的。但我可以在和我儿子的相处过程里弥补。我跟儿子视频时会直接跟他说,“儿子你什么时候回来呀,老爸想你了。” 那一代的父亲不会说我爱你,这种沉重的不表达的爱会让我觉得很内疚,特别是父亲走之后给我留下了遗憾。
(来源于网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