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各位朋友,上次呢,跟各位说了“望”字诀的前两个,那今天呢,就跟大家说说“望”自诀的后几个。 审苗窍 苗窍指舌、目、口、鼻、耳及前后二阴。与脏腑关系密切,审查苗窍可以测知脏腑病情 察舌 正常舌象舌为心之苗窍,属肾。在自然光线下观察,舌尖微向下,舌头放松,如果不配合就不要让舌头暴露时间太长,正常舌象是舌体柔软、淡红润泽、伸缩自如,舌面有干湿适中的薄苔,即“淡红舌,薄白黄”。新生儿舌红无苔,哺乳期婴儿乳白苔均属正常。 舌体胖大舌:气虚、阳虚。齿痕舌:脾肾阳虚、水湿痰饮内停。木舌:心脾积热。绊舌:舌系带过短。弄舌:心气不足、惊风之兆、大病之后,多见于智能不健全。患儿舔舌:脾经伏热 ,口唇周围有皮屑,嘴角有溃烂 舌质舌质淡白:气血亏虚,寒证;舌质红:热证;舌质红绛:舌色深红甚于红舌,主热盛、血热、便血尿血、内热重;舌质紫暗或紫红:气血瘀滞;舌有芒刺:草莓舌或杨梅舌,常见于猩红热、川崎病,舌苔少,舌红 舌苔主要看舌苔的有无、厚薄、颜色及津液的多少。无舌苔:舌红少津,体质阳虚,先天不足也无舌苔。白舌苔:寒,薄白苔为正常。黄舌苔:热;薄舌苔:外感病。厚舌苔:积食,湿热。干舌苔:热症。湿舌苔:湿症。舌苔不均匀:胃阴虚。 [注意]进食药物或某些食物会影响舌苔。黑:橄榄、乌梅、铁剂、桑葚、可乐(先黑后变红)。青:海苔。白:椰汁、钡剂、花生、豆浆、牛奶等乳制品。黄:橘子、蛋黄、柿子 目:肝开窍于目,神在于肾(瞳孔,水轮),眼脸属脾(肉轮),内外眼角属心,白睛属肝 1、白睛发黄,如果不是黄疸,有可能是寒湿,湿热 2、眼屎多,肝经有湿热 3、眼睛发红、肿,肝火大 4、眼睛有细纹,脾 气虚 5、眼眶发青,贪凉脾胃有寒 6、下眼眶发情,常伴随两眼之间善根发青,多是脾胃有寒 7、睡中露眼,脾虚,大多趴着睡 8、一只眼脸开合无力,脾虚,两只眼脸则为肾虚 口:口干,舔舌,脾经不热;口唇特红,有热;口唇白,寒、血虚、气血不足;流口水,生理上,是因为长牙,病理就是脾热 牙:齿为骨之余,归于肾。牙小稀疏,肾虚;蛀牙,天吃多了生寒生湿,包括水果 察二便 大便胎粪:出生3-4天内,粘稠糊状,褐色,无臭气,2-3次/日 纯母乳喂养:卵黄色(卵鸡蛋黄),稠而不成形,稍有酸臭,3次左右/日 动物乳品喂养:淡黄色,较干硬,有臭气,1-2次/日 正常大便:软硬粗细适中,颜色金黄;一岁以内都不成形。 大便燥结:实热、阴虚内热;一个球一个球的,阴虚少水才会不能形成条状(地图苔的孩子) 大便稀薄+白色凝块: 乳食内伤(积食,臭;不臭的脾肾阳虚) 大便赤白粘冻:痢疾(体有腹痛,排除后腹痛缓解) 大便呈果酱色+阵发性哭闹:肠套叠;手捂腹,哭声大而响亮 大便灰白不黄:胆道阻滞 小便正常小便,清、澄澈透亮,浅黄色(注意饮水量) 正常饮水情况下,小便呈黄色,说明心火旺,或者是因为黄疸;黄色又有灼热刺痛感,则是湿热下注,特别疼的情况下有可能有结石;小便清长,颜色如水但多,说明脾肾阳虚;混浊似淘米水或漂油,说明肉吃太多,伤了脾胃,积食,运动量少;小便带血,鲜红深红,是血热;非常浅,淡粉,是气虚 察指纹 一般用于三岁以下指纹是指食指桡侧缘所显露的一条脉络。按指节分为三关:近掌侧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中医上是属于手太阴肺经的一一个分支;现代医学认为是浅表静脉。 检查方法:将小儿的手放在光线较亮处,医生用手指轻轻从命关推向风关,使指纹容易显露。三岁以下一般不把脉 三关测轻重-- 位置指纹显于风关:邪气入络,病症较轻,多为外感表证。(感冒、风寒、风热) 指纹达于气关:邪气入经,疾病由表入里。 指纹达于命关:邪入脏腑,疾病严重。 指纹直达指端(称透关射甲):病症凶险,预后不良。 浮沉分表里-- 深浅。指纹浮而显露:病邪在表,见于外感表证。(感冒、风寒) 指纹沉隐不显:病邪在里,见于内伤里证。(积食、腹痛) 红紫辩寒热-- 颜色。性质指纹偏红:多为外感表证、寒证。 指纹偏紫:多为里热证。 指纹偏青:多为疼痛、惊风。 指纹淡白:多为脾虚、疳积。 指纹紫黑:多为危重症(临床前四种多见) 口诀:”紫热红伤寒,青惊白是疳” 淡滞定虚实-- 形态。指纹浅淡、纤细、平滑:多属虚症 指纹浓滞、增粗、淤阻:多属实症 平滑、瘀阻的情况下,看前推四下,为了更好的看清楚,方向从命关到风关 讲到这里,关于小儿望诊的内容就全部讲完了,家长要多观察孩子,注意孩子,才能提前做好准备。下一期将会继续四诊后的闻诊。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