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进入6月份以来,娃子可以算是状况百出。 刚开始,夜里会莫名的大哭,明明睡得好好的,没有任何前兆的,突然大哭。情况好话,拍拍哄哄十几分钟就睡了。情况差的话,要打开灯,劝说好久,还是闭眼大哭,不让爸爸靠近。 最后只好把他抱在怀里,不说话,不安慰,抽抽搭搭,就这样慢慢睡了。以至于让我有了一种错觉,以为时间又重新回到了他4个月时的超级睡渣时期。 那是搬到新家后不久,我寻找各种原因未果,差点以为是新家的风水与小娃娃的气场不合,几番动念要去请风水先生,一翻思想斗争后,科学仍然占了上风,我才就此作罢。 过了或许半个月,哭声没有了,替代的是安静的夜醒,醒了就要求喝水。 天气炎热,许是白天出汗,水分补充不足,好歹我知道了他的需求,不像夜哭那样没头没脑。 之后变成了要求喝奶,起初我不想答应他的要求,娃爸也觉得夜奶对牙齿不好。但是经过几次的斗争之后,他不是大哭,就是睡不踏实,好不容易哄着他躺下了,十几分钟就哼哼唧唧的醒来一次,断断续续从夜里1点到4点,最后我实在坚持不住,只得给冲奶粉。 那时正值7月,酷暑难当。白天他吃的东西少之又少,晚饭几乎就是喝一些粥,主食一概不碰。晚上要求喝奶,肯定是饿的。我们分析到了原因,加之他夜夜晚上醒来哭闹,我和娃爸的精力有限,非常疲惫,于是对他喝夜奶宽容了很多,不再纠结“夜奶到底对身体和牙齿好不好”,他只要有要求,我们便满足他,只是在喝奶后,增加了漱口这一项。 后来改为加一顿睡前奶,也减少了晚上睡醒喝奶的次数。 很快,立秋了。满心欢喜的以为,天气凉爽了,娃子不肯吃饭,一定会得到解决了。 事实证明我太天真了。 每次吃饭都像打仗,要求在餐椅上下来,边玩边吃,乱扔食物,拒绝自己动手,妈妈喂一口才勉强吃一口,全家人你哄一句我哄一句,才勉强的吃一口。哭点很低,一不小心就碰到了按钮。瞬间爆发,借着哭泣提出各种不合理的要求(譬如我要吃饼干,葡萄干,我要拿公共车,我要看动画片……)。 饭太热了,我哭! 勺子掉了,我哭! 妈妈生气了,我哭! 爸爸说话了,我哭! 小娃娃嚎啕大哭,我生气全程黑脸,娃爸紧皱眉头,娃奶奶一言不发。美好的进食时光就这样演成了悲情大戏。 可谓是心力憔悴,头一次觉得育儿路上的力不从心。 我深知一个道理,育儿拦路虎,如果不能及时止损,肯定会愈演愈烈。刚开始的小恶魔的两岁,我岂能轻易服软,如果这时我败下阵来,恐怕以后就成了小娃娃的主场,太子爷的脾性惯不得。
原因找到了,方法想好了,我怀着非常兴奋的心情,就等着小娃娃接招了。我似乎看到了他大口吃饭时惹人爱的样子。
没成想,刚实行三天,这货感冒了。感冒还不要紧,他还发烧,还咳嗽。
我这内心,是一波三折,怀着十分内疚的又有些不甘的心情,决定暂缓计划。
不过,我早就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