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朵麻麻育儿分享】 积食,是有食物积存在脾胃里吗❓ 答案:不一定! ▼积食分成两个阶段 ☞初期是在胃里有过多的食物积存。比如孩子刚连着吃了几次大鸡腿,又连续吃红烧排骨,结果吃多咯出现急性积食情况。此时孩子的肚子膨闷胀饱,孩子会胃口下降,大便出现臭鸡蛋味道,嘴里有臭味,舌苔变得厚腻。 ✍这个阶段的处理很简单 :此时脾胃受伤,也导致身体的其他部位出现问题,比如呼吸系统。中医认为脾胃属土,肺属金,土生金,所以脾胃是肺的母亲。其实,古人用这样简单的方式,在讲述一个道理:脾胃受伤了,会导致呼吸系统的紊乱。 孩子在这种状态下,特别容易患外感,外邪很容易入侵。 比如,孩子外感发烧,中医儿科一般会看孩子的舌苔,如果舌苔厚腻,立刻采取消食导滞法,孩子的身体即立竿见影地恢复。 ☞但有家长说:我的孩子怎么总积食啊?消食导滞后,两天就又出问题,太头疼啦!这种情况,往往是慢性积食,多数积在脾。可能积滞的有形食物已不存在,但伤害却依旧,当时引起的脾胃功能损伤,一直没有恢复。也会出现积食的表现,管这叫无形的积食,其实就是伤了脾。即使每日饮粥,孩子仍然舌苔厚腻,有积食的表现。 这种情况比较棘手,多数由于家长不按照孩子的生理特点喂食,长期给孩子吃各种肥甘厚味,导致孩子的脾胃一伤再伤,最终积重难返。便不能通过简单的消食导滞就解决咯。 此时的孩子瘦弱不堪,毛发黄稀成绺,甚至肚子胀大,四肢却很瘦,胃口不佳,或者特别能吃却不吸收,容易腹泻,口腔异味、舌苔厚腻,积食症状反复出现。 因为脾胃虚弱,所以孩子抵抗力也弱,容易外感,咳嗽缠绵不愈等各种问题。可以说引起的情况千奇百怪,所见的孩子中有特别不容易调理的身体问题,往往会从此处找到根源。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