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可航正在家里写作业,这时妈妈回来了,她进门之后就急忙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你也饿了吧,我得赶紧做饭去。”说完,妈妈就匆匆换了衣服,进了厨房里。
妈妈正在切菜的时候,厨房外面突然传来一声“啊”的声音。妈妈放下菜刀,赶紧去查看发生了什么。当她出来后,只见可航蹲在地上捂着手,他的旁边倒着暖水瓶,滚烫的开水洒了一地。
看到这幅景象,妈妈的火气一下子蹿了上来,她一边查看儿子的伤情,一边生气地说:“你不好好写作业,去动暖水瓶干什么!就知道给我添乱!”
可航被烫之后,本来就很疼,在近妈妈这么一批评,他就更难受了,于是便哭着说:“我是想给您倒杯水,可是没想到暖水瓶太重了,我没拿住。”
还在生气的妈妈一下子愣住了,她这才意识到原来是自己错怪了孩子。
家长爱孩子的急迫心情谁又可以理解,特别是在看到孩子受到伤害之后,我们对孩子是又心疼、又埋怨,结果可能就会借着情绪批评孩子一顿,而孩子呢,他也不想做错事,也不想弄伤自己,他这样做,一定是出于某种原因。但是经过我们这么“不分青红皂白”的一顿批评,他只能是有苦说不出了。
真正有智慧、懂得如何爱孩子的父母,是不会把爱这么“着急”地表达出去的。他们会倾听孩子的想法,留给他解释的机会,并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并改正他的错误。这样一来,孩子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并主动改正了错误,他就会感觉到轻松,内心也会因此快乐不已。
许多父母在教训孩子时,都会说“住嘴!”“不许跟我犟嘴”等类似的话。在我们的强硬和严厉下,孩子只能闭上嘴巴,然后听我们叨唠,这显然是不公平的,也是收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的。
所以,在孩子犯错后,我们要批评孩子时,一定要在头脑中有一个意识:要尊重孩子,也让孩子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为此,我们要在心中提醒自己,要管住嘴巴,该住嘴时当住嘴。这样,孩子的“嘴巴”才能主动打开。
在面对孩子的一些小错误时,我们不要总是板着面孔,用说教的口吻告诉他是哪里错了,应该怎么样去做。这样,孩子就会感到很大的压力,即使是他改正了错误,也有可能是迫于家长的压力,而不是他真的意识到了错误。
所以,当孩子做错了事情,我们先不要着急去指责孩子,或是急于发表看法。我们可以笑着跟他说:“干什么呢?又淘气了吧?”然后再温和地指出孩子这样做不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给孩子留下解释的空间,让他发表自己的想法,我们再有针对性地与孩子讨论他的不正确想法,让他一步一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我们不能简单地告诉、甚至是命令孩子应该怎么样做,或者是不能做哪些事情,孩子在我们的命令下改正错误,他心里不一定服气,将来有可能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我们正确的处理措施,应该是不提出要求,看孩子自己怎么去做,把改正错误的主动权交给孩子。如果孩子认识到错误之后,马上将其改正了,那么我们就应该表扬孩子知错就改;可是如果孩子虽然意识到了错误,却没有改正错误的行为,这时我们也不要着急,可以对孩子说:“你能承认错误我很高兴,可是接下来还要做什么呢?”
给孩子一个引导,让他知道自己接下来应该怎么样做,从而尽快改正自己的错误。
(来源于网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