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终于盼来了外出游玩的好时节,孩子们的户外活动时间也大大延长,但意外伤害的概率的明显增高,其中一类就是骨折。
对于孩子是否发生了骨折,家长是怎样判断的呢?
孩子哇哇大哭叫疼+不敢活动伤处——骨折发生!送医院!
孩子哭了但不是特别凶,买个零食可以哄好+可以轻微活动——没有骨折,该玩就去玩吧~
以上的“判断标准”,完!全!错!误!
如果孩子摔倒后持续大哭大闹超过5分钟,一般都是有比较严重的问题,需要就医。而如果孩子没有持续的大哭大闹,伤处用肉眼也看不出明显的肿胀,但是有压痛,或是孩子的活动因个别动作的疼痛而受限,这种情况是需要看医生做进一步确认的。
因为孩子天生好动,骨折后易发生移位,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可能原本只是需要打个石膏固定,却变成了需要手术处理。
小贴士:家长需要仔细观察孩子,运动范围、强度是否受限,动作是否走形或与平常不同,肢体功能是否收到影响等。
如果家长怀疑孩子发生骨折,在现场应该采取什么操作呢?
对于扭伤或骨折,冰敷都是缓解疼痛的好办法。如果骨折发生在校内或是家中,且程度比较严重,可以找小夹板进行局部固定,防止损伤加重并尽快就医。而如果程度较轻的话可以观察24小时后再决定是否需要就医。
希望宝宝们都能健康成长,我陪你长大~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