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有些宝宝来讲,添加辅食会引起过敏反应。这种过敏反应医学上称为Ⅰ型超敏反应,它是宝宝对于外来食物做出的过度的免疫反应,属于病理性反应。
尤其是4~6月龄宝宝,因免疫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容易对添加的辅食产生过敏反应。
一般说来,辅食过敏反应主要发生在那些有先天过敏体质的宝宝,还有那些有遗传背景的宝宝,宝妈们在给宝宝选择食物的时候只要掌握添加辅食的一些技巧并仔细观察宝宝的反应,就可避免或降低过敏反应的发生率。
辅食过敏的高发年龄在1岁以内,特别是刚开始添加辅食的4~6个月。主要表现有皮肤过敏症状如荨麻疹、砂纸状皮疹、皮肤干痒、眼皮肿、嘴唇肿、手脚肿等。还有消化道过敏症状如腹泻、胀气、呕吐、腹痛、肠内出血、肛周皮疹等。如果仔细观察的话还可有呼吸道症状如流鼻涕、打喷嚏、持续咳嗽、气喘、鼻塞、流泪、结膜充血等。
预防婴儿辅食过敏有哪些技巧?
1、坚持母乳喂养,避免过早添加辅食
目前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纯母乳喂养是预防婴儿食物过敏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这是因为:(1)在婴儿肠道不成熟期,母乳喂养可减少接触异体蛋白的机会;(2)母乳喂养可通过促进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的生长,发挥抗感染及抗过敏的作用;(3)母乳中的特异性抗体可诱导肠黏膜耐受,从而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因此,在婴儿头4个月,尽量采用纯母乳喂养;4~6个月后,再添加辅助食品。有过敏家族史的婴儿,尤其要强调头4~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而且应坚持喂母乳10~12个月。
2、避免添加父母曾经的过敏食物
因食物过敏与遗传因素有关,有食物过敏史的夫妇,要提防和避免给宝宝添加自己曾经过敏的食物,怀孕后期母亲要提防摄入曾使自己过敏的食物,以免让孩子通过母乳间接过敏。哺乳期间,母亲更要避免吃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的摄入。
3、掌握辅食选择方法和添加顺序
一般地,母乳喂养的宝宝在6个月左右就可以开始添加辅食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宝宝可以放开肚皮想吃啥就吃啥,同时添加几种辅食,特别是天生过敏体质的宝宝、遗传性过敏的宝宝在添加辅食时更是不能操之过急。
A.辅食品种的选择:婴儿常见的致敏食物有牛奶、鸡蛋、花生、大豆、鱼虾类、贝类、柑橘类水果、小麦等。此外,一些食品添加剂如人工色素、防腐剂、抗氧化剂、香料等也可引起过敏反应。因此,在辅食添加过程中不应过早引入这类食物。
B.辅食品种添加顺序:第一种给婴儿引入的辅食应是易于消化而又不易引起过敏的食物,米粉可作为试食的首选食物,其次是蔬菜、水果,然后再试动物肉类、鱼、蛋类。总之,辅食添加的顺序依次为谷物→蔬菜→水果→肉、鱼、蛋类。较易引起过敏反应的食物如蛋清、花生、海产品等,应在1岁以后才提供。
4、循序渐进,边添加边观察
A.给婴儿添加辅食要掌握由一种到多种,由少到多,由细到粗,由稀到稠,循序渐进的原则。每次引入的新食物,应为单一食物,从少量开始,以便观察婴儿胃肠道的耐受性和接受能力,及时发现与新引入食物有关的症状,这样可以发现婴儿有无食物过敏,减少一次进食多种食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通常一种食物添加一周后,没有问题再添加第二种。
B.添加辅食时仔细观察宝宝的反应:在给婴儿试食一种新食物时,婴儿常有拒食、不合作的表现。通常,这是婴儿的防御本能,可停喂2~3天后再试喂。但有时婴儿对食物过敏的反应仅表现为一种保护性拒食行为。若婴儿持续拒绝某种食物,也要考虑有食物过敏的可能,引入应慎重。
(5)培养宝宝不挑食偏食的饮食习惯
如果孩子有挑食偏食的坏习惯,有的食物从来没有吃过,这样身体中开始缺少消化这种食物的酶,机体就会将这种食物看作是外来物质,产生过度的免疫反应。那么,一旦偶尔吃到这种食物(如速冻水饺中的馅料),就可能引发过敏。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孩子对菠菜、大豆、小麦和鱼也会过敏的原因。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