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感受到妈妈面对不拉便便的宝宝时,满满的焦虑感。其实,宝宝不拉便便,除了是便秘,那还有可能是攒肚。
可很多妈妈并不知道什么是攒肚,因此常常把它误认为是宝宝便秘。其实,二者有区别,大家可以对照一下。
01攒肚和便秘的区别
✎什么是攒肚:母乳喂养的宝宝2~3天甚至一周左右不排大便也无痛苦表现,待到排便仍为黄色软便,无硬块,量有多有少,这种现象称为攒肚。

✎什么是便秘:婴幼儿便秘是一种常见病症,有大便干燥,隔时较久,大便较硬,且宝宝排便时脸憋得通红,排出困难费力等症状。

简单来看,攒肚和便秘都会出现几天不排便的现象,但是它们还有更细致的区别:
便便性状:便便次减少,但大便的性状依旧为稀糊状,排便不费劲。
发生时间:常发生宝宝满月之后,2~6个月。

精神状态:精神、食欲、睡眠等一切都正常,不受干扰。
是否治疗:不需要特殊治疗,但也可以尝试给宝宝按摩。

便便性状:便便次数少,便便干、硬,排便费劲,容易憋红脸,或拉出血丝。
发生时间:出生后任何阶段都有可能发生。
精神状态:可能睡不好,食欲不佳,便便时容易哭闹、烦躁不安。
是否治疗:可尝试按摩、食疗,或使用开塞露等。

总的来说,只要宝宝排便不干结、不难受,精神状态好,那么就很有可能是攒肚了,妈妈无需太过担心。
02攒肚时促进排便的方法
有50%~60%的宝宝会发生攒肚现象,而纯母乳喂养的宝宝比较常见,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因为宝宝满月之后,消化能力提高,能对母乳充分地消化、吸收,剩下的残渣并不多,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所以宝宝排便的次数也会有所减少。
宝宝发生攒肚,其实也说明了妈妈的母乳质量好,宝宝的消化能力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