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苗是宝宝健康的“保护神”,定期给宝宝接种疫苗,是健康的有力保证。不过疫苗毕竟是一种异物,部分宝宝因个体差异会在接种部位发生红肿、疼痛、硬结等,或出现发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当宝宝预防接种后出现了不良反应,家长该如何护理呢?
常见的不良反应
1、一般反应
多数情况下,宝宝接种疫苗后会出现发热、流鼻涕、头晕、头疼、腹泻、腹胀、食欲不振、注射部位红肿、疼痛或出现硬结等炎症反应,这为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一般反应,这类反应往往不需特别处理,一般 2~3天可自行恢复。
2、异常反应
极个别宝宝由于个体差异,如过敏体质者,接种某种或某些疫苗后可能发生与一般反应性质及表现均不相同的反应,如无菌化脓、皮疹、颜面部水肿、过敏性休克等变态反应,这为异常反应。
3、偶合症
其实,它的发生与疫苗本身无关。偶合症指宝宝接种后,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存在尚未发现的基础疾病,接种后巧合发病。
家长如何护理
宝宝疫苗接种完毕,医生都会让他们留院观察30分钟左右,若有反应出现,医生会及时处理,若无反应出现,则再让他们离开。但这不是意味着高枕无忧了,家长还需细心的观察与细致的护理。
1 宝宝疫苗接种后,出现体温低于38℃,或伴头痛、恶心、流鼻涕等一般症状,无须特殊处理,或给宝宝做物理降温,一般经物理降温后,宝宝的体温会恢复正常,头痛、恶心、流鼻涕等症状也会随之消失或者缓解。
2 宝宝疫苗接种后,出现腹泻、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要注意饮食清淡,还需保证营养充分。
3 宝宝疫苗接种后,接种部位出现硬结,家长可以在硬结的局部放上干净、干燥的小毛巾,并在毛巾上面放热水袋,每天早、中、晚各一次,每次10分钟左右。
4 宝宝疫苗接种后,出现红、肿、热、痛等炎性反应,若症状较轻,且红肿部位的直径较小,可给宝宝穿清洁柔软的衣服及勤换衣服,同时避免宝宝用手去抓炎症性部位。
但若宝宝的炎性反应较为严重,除了勤换衣服外,还应该用干净的热毛巾来敷注射的部位,早晚各一次,每次1分钟左右,直至炎性反应完全消失。
5 宝宝疫苗接种后,若出现皮疹,注意好皮肤的清洁,最好给小儿穿棉布做的衣服,切不可用香皂、热水清洗皮疹部位或者使用刺激性的药物止痒,且不要给宝宝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出现哪些反应需就医
1.宝宝接种疫苗后,发生持续发烧(38.5℃以上),高温不退现象。
2.宝宝接种疫苗后,接种部位出现了化脓。
3.宝宝疫苗接种后,出现皮疹较为严重。
4.宝宝接种疫苗后,如果出现心慌、脸色苍白、出冷汗、手脚发冷、口唇青紫、四肢抽搐、呼吸困难、昏迷等症状,家长须带宝宝就近就医,并且向接种单位进行报告。
疫苗接种相关知识问答
Q:注射疫苗后不能吃海鲜类食物?
A:最好暂时不要给宝贝吃海鲜类食物。接种疫苗后最好不为宝贝提供容易“发”或易“过敏”的食物,如鸡蛋、鱼虾以及海产品,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发生预防接种反应的概率,同时一旦宝贝出现皮疹能够便于鉴别皮疹与疫苗接种之间的关联性。
Q:医生说宝贝注射疫苗后24小时不能洗澡,能不能洗淋浴,尽量不碰针眼?
A:接种疫苗后建议在24小时之内最好不洗澡。主要是避免宝贝发生局部感染。淋浴同样难以避免污染到接种局部,所以不建议淋浴;如果一定要给宝贝洗的话,可以局部清洗,只要水不沾到接种部位即可。
Q:接种后一定要留下观察30分钟吗?
A:接种后要留观30分钟,且回家后要持续观察。宝贝接种疫苗后除了需在接种地点留观30分钟以外,回家后还需要继续观察宝贝的精神状态、睡眠状况以及饮食情况等,如出现了不同于平日的一些异常反应如:精神欠佳、嗜睡、高热、抽风等,应及时带宝贝到医院就诊,以免贻误救治的最佳时机。
对绝大多数宝宝而言,接种疫苗是安全的。不过,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家长可在接种前了解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配合接种医生,提供宝宝的健康状况与接种禁忌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