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个姑娘给我留言,说她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父母在她还不懂事时就早早离异,她判给母亲。
从记事起,凡是有小朋友在她面前说自己爸爸给买了什么玩具、衣服、鞋子等时,她内心都非常羡慕,渴望自己的爸爸也能这样对她。她爸爸也会隔三差五来看望她们,可每次不是跟妈妈吵嘴、就是话不投机,让她小小心灵特别受伤、觉得活着是一种悲哀,小小年纪,很少言笑。在爸爸那里,丝毫找不到半点温情,被爸爸宠成公主的美梦,一次次被爸爸冰冷的面孔打碎。
一次,当同学刚在她面前炫耀自己爸爸给买的玩具后,她再也忍不住了。当爸爸再次来看望时,她就偷偷从爸爸口袋里拿走十元钱,到学校跟同学说,是她爸爸特意给她的礼物。可是好梦最后变成噩梦,爸爸发现钱不见后,把她痛批一顿,还狠狠给了妈妈一巴掌,说是母亲教的。尽管极力辩解,说不是爸爸想象的那样,可爸爸根本不听,就这样被爸爸一直误会。心里真是恨透了爸爸,许久许久都不曾原谅。如今她自己结婚生子时,就在心里告诉自己,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会听孩子把话说完,给孩子耐心、时间和机会,因为在她心里,孩子都是纯洁、善良、美好的。而父母的忽视、错怪和不信任,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她绝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再受这样的伤害。
是的,我们做为父母可能性格急躁,或许性格使然,对孩子要求苛刻、斤斤计较,稍微看到孩子不如意的举动,就动辄呵斥、批评,去往不好的一面想,却很少有耐心听听孩子的声音。那种不被父母信任的糟糕感觉,给孩子带来的心灵剧痛,是终身的。
2
老公在电脑旁做表格,孩子在他面前转来晃去,一会拍打他腿、一会拍他后背,老公烦躁的让孩子走开、别烦他。可是孩子还是不走,一会又去拍他的脚。当老公终于忍不住发飙,冲着孩子大吼道“滚、到那边去”时,孩子跑到我面前,懦懦的说,我给爸爸打蚊子,爸爸干嘛不喜欢呀?
听到这话,老公突然就放下了手中工作,过来搂搂孩子说,对不起,爸爸错怪你了。谢谢孩子的爱心,爸爸刚才因为工作急着呢,不该冲你发火。孩子几乎瞬间就原谅了爸爸,说我不怪爸爸,你发火后,能跟我解释原因,我还是很喜欢你的。
孩子说完,我的心也跟着暖化起来,孩子那么爱我们,你怎么忍心如此对待?
想想自己日常的言行,是不是也该反省一下了?
孩子最怕吃辣椒,可每次都会把面条碗里放很多辣椒油。我看见后就忍不住骂她淘气、瞎折腾,可孩子却说,妈妈那么喜欢吃辣椒,我当然要帮妈妈做辣面了;
给孩子买一板奶片,刚给她嘴里放一片,还没吃完,又用小手抠奶片。看她这样贪吃,忍不住骂她:看你都成什么样了?嘴里没吃完,又想着手里的。结果孩子不声不响不辩驳,耐心抠下来后,塞进我的嘴巴,问我好不好吃?
早上给孩子煮玉米棒,她一定要掰开两半才肯吃。我上班赶时间,冲着她骂道:作怪、不要淘气了,大的拿着吃更方便。可她一声不响,跑到厨房拿刀切开,一大半放在我手里,说留给妈妈上班饿了吃,不然妈妈饿坏了怎么办?
孩子的思想那么简单、纯净,而我们总是以世俗的眼光,去揣度孩子天真的内心,觉得孩子“不听话、熊、淘气”,可她们却总在不经意间给我们惊喜!
3
一个好友跟我讲,她的学生时代有次亲身经历的事情。有次数学考试时,她忘记写名字了。下课后赶紧跑办公室去写,推门发现没人,看到试卷在办公桌上,就找出自己的试卷,悄悄把名字写上。
当试卷发下来时,老师宣布今天的第一名是她,可接下来的话,让她有种被打入十八层地狱感觉。老师说,她的第一名要减去六分,老师看到她推门进办公室,改了试卷,然后把试卷放在了最上面位置。因为最上面那个位置,老师特意放的成绩最好的那位同学试卷,方便给大家分析、讲解,很明显她的不仅放在最上面,而且那道题涂改严重,所以定是抄袭。
后来她找老师解释,并说明了事情经过,不是老师想象的那样。可是老师却郑重的对她说:犯错误不可怕,只要真心改过,还是好学生,做人最可贵的是诚实。就这样,她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没有人相信她是凭自己能力考取第一名的。
那种不被信任带来的伤害,让她终身不忘。以至于自己做了妈妈,到孩子已经上了三四年级时,都始终记住那种深刻教训,时刻保持对孩子宽容,给孩子信任,耐心沟通,跟孩子的老师也保持勤交流、常沟通,时刻关注孩子在校思想变化,尽自己最大能力,给孩子更多、更好的爱,不让伤害在孩子身上重演。
相信每一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可却不经意间的去伤害。而急于下结论、被自己最亲爱、最依赖的人误解、不信任的滋味最难受,杀伤力也最大。所以,面对单纯、美好的孩子们,当他们做事不如我们意愿时,不要凭己想象、武断下结论。作为父母,不妨保持空杯心态,多给孩子一点耐心和宽容、给孩子说话的机会,你将会收获更加明媚的笑脸。
(来源于网络)
惩罚孩子三大原则
在育儿道路上,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惩罚”这个问题。有些家长将惩罚看得过于简单粗暴,认为惩罚就是训斥...
1871
体罚能让孩子改掉错误吗
有些家长希望能通过罚站、打屁股、打手心等体罚方法,...表面上看,孩子受到惩罚时诚惶诚恐、痛哭流涕,但从.
1946
宝宝发脾气毁坏东西怎么办?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都知道不应该惩罚孩子。但是,孩子们偶尔可能会通过毁坏东西来寻求过度关注、报复或表达...
1905
这样说,宝宝才“听话”
最终你的耐心消失,开始对宝宝发脾气,并威胁如果再这样就要惩罚他。但是,惩罚不是你想要的结果,这样失控...
2239
挫折教育,你误解了吗
在有些家长看来,挫折教育就是批评、惩罚,与孩子对着干,让孩子服输等。他们认为,孩子的耐挫力差是因为...
1883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