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很快就要上幼儿园了,怎么让他和小朋友一起好好玩、好好吃饭睡觉、好好听老师讲课呢?这就要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了,来看看其他妈妈是怎么做的。 经验1:看蚂蚁搬东西,告诉孩子合作的意义 我经常带儿子去公园玩,每次看到地上的蚂蚁,我都会引导他去观察。有一次,我看到几只蚂蚁抬着一只蜘蛛。我拉着儿子蹲下来,跟他一起观察蚂蚁的行为,告诉他:“这几只蚂蚁正在合作,一起搬这只蜘蛛!”儿子问我:“它们为什么要一起搬呀?”我解释说:“每只蚂蚁的力量很小,搬不动蜘蛛,但几只蚂蚁加起来,就能搬动蜘蛛。我们人也是这样,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几个人合作的力量就非常强大!”儿子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宝树妈点评: 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教科书。大自然中除了蚂蚁,还有很多善于合作的事例,比如猩猩、狼等,妈妈可以用绘本故事把它们合作的事情讲给宝宝听。 经验2:玩扔球比赛,帮孩子建立合作规则 我们一家三口经常一起玩扔球比赛的游戏,爸爸一个人一组,儿子跟我一组,我们站在同一条线上,扔进去多的一组获胜。每次开始前,我就跟儿子说:“现在咱们是一组,咱们要合作,等妈妈扔了,你再扔,你扔了,我再扔!这样咱们就能多扔中一些。”儿子很配合地点了点头。果然,儿子跟我配合得很好,我们每次都比爸爸扔得多。 宝树妈点评: 对每一个孩子来说,游戏就是快乐,但乱玩是没有快乐的,遵守游戏规则才能获得最多快乐。所以,父母一定要跟孩子讲明游戏规则。比如,跟孩子一起商议分组、制定输赢规则等。 经验3:在集体活动中增强孩子的协作能力 有时候,我们会约上闺蜜和她的孩子,一起去公园玩。有一次,我们有三个家庭一起参加。于是,每个家庭一组,每家小朋友都跟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去拣落叶,看哪一组拣的落叶最多。我对女儿说:“爸爸帮我们拿树叶,咱们两个一起去拣,拣到树叶就交给爸爸。”女儿一路小跑去拣落叶,每次拣到落叶都放到爸爸手心里。我们通过协作,拣到的树叶最多。 宝树妈点评: 集体协作是更高级的合作。当孩子有了合作意识,并且懂得遵守规则以后,就需要父母培养他的协作能力,也就是说团队中的成员之间必须互相协调与配合才能共同做好这件事。两三岁的孩子处于独立意识形成时期,喜欢各自做各自的事。所以,妈妈就更需要用心去引导,培养他的协作能力。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