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之后,很多妈妈都会面临给宝宝洗澡的难题,有时候就连给宝宝擦擦脸,他都扭着头表示抗拒,这主要是因为气温比较低,很难达到人体对于舒适度的要求,小宝宝也开始变得有脾气了,表现的不愿意洗手、洗脸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出于卫生角度考虑,宝宝不仅要做好身体局部的清洗工作,还得勤洗澡。

冬天在家里给宝宝洗澡可不是一件轻松事,气温太低很容易导致宝宝着凉感冒,宝宝感觉不舒适的话,还会大哭大闹,如果妈妈想要避免这些问题,就必须得做好以下4点。

1、先把室内和浴室的温度调高
如果家里有暖气,冬天给宝宝洗澡会方便很多,但是妈妈还是得注意浴室的温度,最好提前一二十分钟把风暖打开,然后放些热水,让热气充满整个浴室,或者大人先洗澡,浴室温度升高之后,再把宝宝抱进去。如果是在南方,可能会面临没有暖气的问题,妈妈就必须得把卧室的空调也打开,以防给宝宝洗完澡之后感觉冷。

2、洗完澡之后,再洗头发
很多妈妈给宝宝洗澡都喜欢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先把宝宝的头发打湿洗干净,然后再洗身体的其他部位,这种洗澡方式在天气比较暖和的情况下还行,如果是在冬天,最好先洗澡再洗头发,因为给宝宝洗澡的时候,他是坐在浴盆里的,身体泡在热水中不会很冷,但是头发湿了之后却很容易感觉冷。所以,冬天给宝宝洗澡,妈妈一定要注意先后顺序。

3、把握好时长,不要洗太久
有些妈妈给宝宝洗澡的时候,喜欢让宝宝在浴盆里多泡一会儿,觉得这样洗的干净,而且能够促进宝宝的血液循环,对身体有好处,而且有的宝宝也很喜欢洗澡,坐到浴盆里就乐得不得了,不过,如果是在冬天洗澡,时间一定不能太久,因为宝宝在浴盆里泡的时间久了,毛孔会逐渐张开,凉气容易趁虚而入,冬天在家里给宝宝洗澡,妈妈一定要做到“速战速决”。

4、及时往浴盆中加热水
冬天给宝宝洗澡,妈妈一定要注意及时补充热水,而且最好用比较深的浴桶给宝宝洗澡,这样做不仅能防止热气散开,还能够让宝宝的身体接触到更多的热水,以免宝宝受冷。补充热水的时候,千万不要拿着花洒把水直接淋到宝宝身上,因为花洒喷出的水温是时刻变化着的,水温突然升高很容易烫到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