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过宝宝的人都知道,很多时候,宝宝哭得气喘吁吁的,我们大人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在以前的年代,会有各种各样的神鬼传说,具体是啥就不说了,听着怪吓人。不过以如今的眼光来审视,很多时候都由这两种问题之一引起的:肠绞痛和肠叠套。
什么是肠绞痛?如何缓解?有些小婴儿会出现突然性大声哭叫,可持续几小时,也可阵发性发作。哭时婴儿肠绞痛、面部渐红、口周苍白,腹部胀而紧张,双腿向上蜷起,双足发凉,双手紧握,抱哄喂奶都不能缓解,而最终以哭得力竭、排气或排便而停止,这种现象通常称为婴儿肠绞痛。
这是由于婴儿肠壁平滑肌阵阵强烈收缩或肠胀气引起的疼痛,是小儿急性腹痛中最常见的一种,常常发生在夜间,多半发生在3个月以内的婴儿,并多见于易激动、兴奋烦躁不安的婴儿。(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时候很多宝宝半夜会哭着不睡觉的原因之一,大人觉得孩子闹,其实孩子是真的不舒服)
宝宝肠绞痛的发病原因至今还没有一个肯定的说法,但是肯定跟宝宝肠胃消化功能有关。不少妈妈也认为母乳是最利于宝宝肠道发育,母乳喂养的宝宝相对而言不易肠绞痛。另外,母乳喂养的方式不正确更会引起宝宝肠绞痛。
一般从婴儿出生后3周开始,3-4个月后逐渐改善。肠绞痛一旦发作,特征为宝宝常会有反复发生的腹痛及哭闹,症状在白天时会比较好,但傍晚或晚上时,就会有间隔不定的突然嚎啕大哭,而且会连续哭闹三、四个钟头,不论做什么努力,都很难让他安静下来。
母乳喂养肠绞痛中,有许多是喂养方式不当引起的:
1
频换两边乳房喂奶母亲在喂奶时,母乳的成份会不断地起变化。婴儿的吸吮,使乳房内奶水分泌逐渐增加脂肪。如果在婴儿还未吸尽一边奶,母亲就转换另一边奶,婴儿所能吸到的脂肪比较低,吸取的热量不足,宝宝很快就会觉得饿,母亲则需要多喂几餐。而太多的奶水,会使婴儿呕吐。含脂肪量过低的奶水里,会有过量的糖份,而宝宝的肚子不能一下子消化这些突如其来的糖份,他感到不舒服、哭闹、打嗝、吐泡、脾气暴躁、排泄绿色的水份等肠绞痛症状。
公开场合喂奶不方便,周围都有些讨厌的眼睛。环境所逼,妈妈只能喂几分钟奶,应付肚子饿的宝宝。请注意:婴儿通常能在乳房上消磨两小时。如果环境允许,妈妈应尽量喂到宝宝停止吸吮为止。但如果不方便时,妈妈在喂了应急奶之后,应按摩着乳房,保持奶水拥有充足的脂肪,以便在喂下一餐时(用同一边奶),使宝宝可以吸到高脂肪的奶水。
当婴儿在短时间内吸入太多奶水时,会觉得不舒服,不耐烦。而这些反应常常被误认为正常的婴儿肠绞痛。通常婴儿会撒娇,过了几分钟,婴孩会开始咳嗽、呛喉、挣扎、拒绝吃奶。母亲的奶水会流出来,婴孩又会回到乳头上吃奶,这样宝宝又会吸到更多令他不舒服的奶水。奶水流量不稳,太快或太慢,都更加令婴孩感到烦躁。有些婴孩甚至因此而拒绝母乳。
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又应该怎样缓解宝宝肠绞痛症状呢?
母乳喂养的宝宝肠绞痛由喂养方式和乳汁过敏引起的,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妈妈们要从这两方面做好。
喂养应该在婴儿感到饥饿之前。不要为了延迟喂奶时间,而先喂水给婴儿。一个吃母乳的婴儿,即使在很热的天气里,也不需要喝水。如果婴儿太饿,他会对乳房很不客气的,因而造成其它的不良反应。当婴儿表示出任何饥饿的信号,母亲应立即喂奶。尽量制造安稳的环境给婴孩吃奶,尽量在喂奶时,避开吵杂的声音和过猛的光线。
躺在床上哺乳是一个较好的办法。当母亲仰躺时,奶水的流量就会比较缓慢,这样婴儿可以慢慢吃奶,直到他吃到足够的营养。
喂奶前,最好先挤出约30ml的母乳以确保宝宝能迟到最优质的母乳。其次要控制奶量,奶水流量太快或太慢,都会导致婴儿不舒服,不耐烦。如果妳发现婴儿因奶水流量太慢,你可用手帮他挤一下。
尽可能尝试用一边乳房喂奶,直到喂饱宝宝。一般来讲,每边乳房可连续喂两三次奶,婴儿才能吸到足够的脂肪。如果母亲觉得另一边未喂奶的乳房太涨,可以挤出来。
让宝宝练习吮吸:若婴儿含不稳奶头,或者不会含奶头,他便吸不到适量的奶,以上诸多问题都会发生。遇到这个问题时,有两种错施。一是母亲将奶水挤出,灌入奶瓶内,喂给婴儿吃;二是在婴儿不吃奶的时候,给婴儿咬一个人造奶嘴,让婴儿平时多点练习吃奶。
一般来讲,母亲所吸收的牛奶蛋白质,是对婴儿有利的。但如果母亲本身对这种牛奶蛋白质会引起过敏跟免疫反应的话,宝宝也有可能会出现相似反应,如湿疹,腹泻等,所以,母亲在饮食方面该多留一点“心眼”。
当肠绞痛发作的时候,宝宝长时间的哭闹不仅让妈妈们感到烦躁,更可能引起宝宝呼吸道、肠胃等功能疾病。所以,除了要在平时做好预防工作外,安抚受肠绞痛“折磨”的宝宝也是很有必要的。
把你的孩子的前臂放在腹侧,同时将宝宝的头用你的手掌托起,轻轻按压宝宝的前臂到腹部。 用温暖的按摩油倒在你的手中,并与您扁平的手指揉宝宝的腹部做圆周运动,按摩从左向右画“U”形,帮宝宝做舒服的按摩。
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粉,给宝宝喂食太多,太快,会增加过多的乳糖击穿肠道气体,宝宝小肚子容易受不了。所以,这个时候妈妈要喂宝宝平时一半的食物,需要多于平时两倍的时间才好。
在宝宝绞痛来袭时,要将宝宝面朝上躺在你的腿上,他们双腿指向你,把他们的头靠在你的膝盖上。轻轻按摩他们的腿,类似于骑自行车运动,同时做了一些引人注目的面部表情,来转移他们疼痛的记忆。
将一瓶温水(不烫手)用布尿布卷起来在宝宝的肚子来回转动下。为了进一步放松宝宝紧张的肚子,可以放在宝宝胃的边缘晃来晃去,而他的腿以揉她背放在一个垫子上。
作为最危险的婴幼儿急症之一,肠套叠往往来势汹汹,如果不能及时发现,会造成严重后果!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相邻的另一段肠腔内,导致肠内的东西通过受阻。发生肠套叠的肠管类似钢笔插在钢笔套内的状态。急性肠套叠是婴幼儿最危险也是最常见的急腹症。如果不及时送医院就诊,会使肠管坏死,必须手术治疗,甚至导致宝宝死亡。关于肠套叠,这些事一定要知道:
急性肠套叠的高发年龄在2个月~2岁之间。而且,相比较而言,胖嘟嘟的宝宝更受肠套叠的青睐。
如果在发病48小时内宝宝没有脱水表现,肚子不胀,医生会用气灌肠疗法使肠管复位,成功率可达95%以上。而如果套叠的时间超过48小时,宝宝排出了鲜红色的大便,腹胀严重,说明肠管已经缺血、坏死,需要手术治疗。越早发现,越早到医院治疗,宝宝受的痛苦越小。
怀疑宝宝是肠套叠,就诊时直接去挂外科急诊,而不要去消化科或普通外科挂号。因为肠套叠是急症,挂外科急诊能够争取时间,尽快处理,减少宝宝的痛苦和疾病进一步发展。
早期表现:腹痛、呕吐、便血
有一些表现,是宝宝患肠套叠的典型症状。
腹痛、哭闹——肚子疼是肠套叠最早表现出来的症状,但是因为宝宝小,无法用语言表达,所以会出现阵发性的哭闹,疼痛剧烈时还会缩住双腿,或手抓腹部位置,脸色发白,额头出冷汗。
呕吐——宝宝在哭闹时还可能伴有呕吐,一般这种情况出现在宝宝喝完奶后。
腹部有包块——在宝宝右边的腹部可以摸到包块。
便血——在肠套叠发生的8~12个小时后,宝宝会出现便血的情况,大便多是暗红色的,像果酱一样,这种情况说明肠管的黏膜已经处于坏死的边缘了。
便秘——肠套叠有可能将宝宝的肠子堵住,从而发生便秘。所以,宝宝肚子疼又没有大便,就要提高警惕了。
肠套叠的病因至今尚不明了。目前得到公认的病因是:任何促进肠道异常蠕动的因素都可能诱发肠套叠。婴幼儿的消化道发育尚不成熟,消化功能较差,如果吃了不容易消化的食物,会使肠道负荷更重,诱发肠蠕动紊乱,从而导致肠套叠。
B超检查是最佳的也是首选的检查手段,B超对肠套叠的诊断正确率几乎可达100%,而且无创,可反复检查。
肠套叠是2岁以下宝宝常见病,但我们都不确定会不会发生在自己宝宝身上,因此做为妈妈,多了解一点还是有必要的。
(来源:魔妈团团转)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