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可是宝宝一吃我的奶就拉肚子,已经都六七天了,去医院验了大便也说没问题。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开始“攒肚子”呢?
母乳性腹泻即以母乳为主要诱因的小儿腹泻,6个月以前的宝宝更为多见。与其他疾病造成的腹泻不同,患有母乳性腹泻的宝宝无异常,不哭闹,精神佳,食欲无变化,体重增长正常。
轻微型的母乳性腹泻,为生理性腹泻:大便颜色为金黄色,每次量不多,但次数多,少则三四次,多则八九次,较稀,或有少许奶瓣。严重者,一天腹泻可达十多次,蛋花样或泡沫状,水分多,微绿,还可能伴有透明黏液。
发生母乳性腹泻的原因,除研究发现母乳中含有较多的“前列腺素E2”会增加小肠平滑肌的运动,以及增加婴儿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分泌造成的以外,也有可能是“乳糖不耐受”,婴儿体内缺乏乳糖酶。
母乳喂养是最健康的喂养方式。母乳有抗过敏的作用,且含有最佳的优质蛋白和多种人工无法合成的营养素,利于宝宝的吸收。宝妈们切不可因噎废食,轻易中断。
严格来讲,轻症的母乳性腹泻根本不算腹泻,并不是什么疾病。母乳喂养的宝宝,比奶粉喂养的大便次数会多些,1天4-10次不等,这种“生理性腹泻”并不影响宝宝的正常发育。对于突然增多、持续时间不长的母乳性腹泻,宝妈们完全不用过于担心,婴儿机体会逐渐适应母乳中的前列腺素,乳糖酶亦会逐渐发育成熟,酶的活性增加,逐步能够分解、消化和吸收乳糖,并随着增加辅食逐渐好转。如果母乳性腹泻情况比较重,可尊医嘱进行治疗或是选用配方奶。
值得注意的是,需要排除因母亲饮食不当造成的继发性母乳腹泻。新生儿的肠胃功能还未发育完全,某些食物的刺激会随母乳传递给孩子。比较常见的母亲为了进补和食欲,大量吃高脂肪、油腻或较辛辣重口味的食物。
母亲摄入大量的高脂肪食物会导致脂肪水平的增加,引起婴幼儿机体脂肪代谢紊乱,肠道渗透压发生变化,改为清淡饮食后即发生明显好转。如果是这种情况,建议母亲注意饮食结构,减少油烟辣脂的摄入,多吃新鲜蔬果,可使新生儿大便恢复金黄膏样。
通常说,宝宝精神好,体重增加,大便化验正常,就无需担心,但真的就“不予处理”吗?也不是,妈妈们可以尝试这么做。
►1、均衡营养,温度适宜,尽量清淡,荤汤可先祛除表面的浮油再喝,少吃甜食。
►2、哺乳时,应两侧交换喂奶,避免因宝宝摄入过多后奶而造成脂性消化不良。(一般饱满的乳头10分钟左右婴幼儿就可吸空)
►3、适当补充婴儿益生菌(补充益生菌有时虽没有改善症状,但能减少腹泻对肠道的伤害,尽力维护肠道菌群的完整和平衡)。
►4、可遵医嘱,在每次哺乳前给婴幼儿添加外源性乳糖酶。(临床上认为,先天性母乳乳糖不耐受的情况非常少见,多以继发性为主,可通过检测确诊属乳糖不耐受型腹泻,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可在腹泻期间换成低乳糖奶粉。)
频繁的稀便极易造成红屁股,严重的会发展为尿布疹,甚至溃烂。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小心护理。
★尿布或者尿不湿一定要勤换,选择纯棉和质量可靠的品牌。
★每次大便后,温水清洗。自然晾干,或是用棉布轻轻沾干,有条件的话用吹风机微暖风吹干,然后涂上含Zinc成分的护臀霜。(通常Zinc成分含量越高,效隔离性越好)
★尽可能多保持PP干燥。气温或室温条件允许时,使皮肤暴露于空气或阳光下,每日2~3次,每次10~20分钟。
★小心用爽身粉,注意不要让爽身粉飞舞到宝宝的生殖器或是红臀区,危害宝宝的健康同时会加重红屁股。
★严重情况下,需要到医院就医,不要盲目用药。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