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钙 缺钙症状 1、常表现为多汗,与温度无关,尤其是入睡后头部出汗,使小儿头颅不断磨 擦枕头,久之颅后可见枕秃圈。 2、精神烦躁,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有时家长发现小儿不如以往活泼。 3、夜惊,夜间常突然惊醒,啼哭不止。 4、1岁以后的小儿表现为出牙晚,有的小儿1岁半时仍未出牙,前囱门闭合延迟,常在1岁半后仍不闭合。 5、前额高突,形成方颅。 6、常有串珠肋,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肋软骨增生,各个肋骨的软骨增生连起似串珠样,常压迫肺脏,使小儿通气不畅,容易患气管炎,肺炎。 小儿缺钙严重时,肌肉肌腱均松弛。如果腹壁肌肉、肠壁肌肉松弛,可引起肠腔内积气而形成腹部膨大如蛙腹状。如果是脊柱的肌腱松弛,可出现驼背。1岁以后小儿学走路,如果缺钙,可使骨质软化,站立时身体重量使下肢弯曲,有的表现为"X"形腿,有的表现为"O"形腿,并且容易发生骨折。 缺钙原因 1、婴儿生长速度很快,钙的需要量相对较多,但我国居民每天膳食中钙的摄入量往往达不到推荐的摄入量标准。因此,现在多主张婴儿从出生后2周起,便应该额外补充1/3推荐量的钙剂,而且至少要一直补充到2岁,否则很容易缺钙。 2、首先,中国人传统的膳食结构虽有很多优点,但缺少含钙高的食物。 中国居民膳食钙参考摄入量: 年 龄 每日参考摄入量(mg) 0-6个月 300 1岁—4岁 400 4岁—7岁 600 7岁—11岁 800 11岁—18岁 1000 孕妇 中期 1000 孕妇 晚期 1200 乳母 1200 补钙方法 1、多食用钙质含量高的食物 如:牛奶、酸奶、奶酪、泥鳅、河蚌、螺、虾米、小虾皮、海带、酥炸鱼、牡蛎、花生、 芝麻酱、豆腐、松籽、甘蓝菜、花椰菜、白菜、油菜等。 2、多做体育运动 运动可使肌肉互相牵拉,强烈的刺激骨骼,加强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减少钙质丢失,推迟骨骼老化,同时有利于人体对饮食中钙的吸收。 3、多晒太阳 紫外线能够促进体内VD的合成利于钙的吸收。但紫外线不能穿透玻璃所以不能隔着玻璃晒太阳,所以多晒晒太阳(晒太阳的最佳时间早10点——11点,午16点——17点)。 4、吃好早餐 5、对含草酸多的蔬菜先焯水破坏草酸(草酸能影响钙的吸收),然后再烹调。 如:甘蓝菜、花椰菜、菠菜、苋菜、空心菜、芥菜、雪菜、竹笋。 6、单独补充 补钙和补充其他矿物质分开补充。 7、吃含有维生素D的钙片补充。 8、在晚20点——21点,或午餐和晚餐之间食用更容易被吸收。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