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联想性思维游戏,培养创造力 创造力的关键是要激发大脑暗能量。 有网友留言说:“一年前,儿子睡前总要讲故事,而他的方式,是临时想到几个关键词,比如湖水、小熊、火车和棒棒糖。而我,要在不到十秒钟的时间里,迅速构建一个故事的架构,然后边讲边丰富,包括人物对话。现在,小朋友开始试着自己用两三个挨不着边的关键词,拼凑故事。各种发散思维和创意,都被碰撞出来了。” 这样的留言总让我拍案叫绝,对我们网友的创造力佩服不已。为什么推崇这样的创造力游戏呢?因为它完全符合创造力的内在机制。 培养创造力的一个关键能力,是联想性思维。 我们平时经常会觉得创造力很神秘,比如家长经常会发现,孩子会有些特别有创造力、特别出乎自己意料的想法:“咦,他竟然说树叶像潜水艇,我怎么从来没有看出来过?”“宝宝竟然会自己把袜子团起来当球踢,没人教过他啊?” 创造力显得这么神秘,是因为它来自大脑暗能量,它的工作经常游离于意识的控制和觉察之外。但是,并不是说我们觉察不到,控制不了,它就没有规律。像古人说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或者西方人在古代把创造力看成是缪斯女神的启发。 从科学的角度看,那些非常有创意的点子,当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或者神仙给的,而仍然产生于我们大脑内部。很多时候,它不过是把你已经有的各种信息进行重新组合, 其中有些组合特别有新意而且有实际应用价值, 它们成为了新的创意。 新创意,指的是人脑对旧知识的几乎随机的重新组合。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西蒙顿教授,在研究了科学家的创意过程后发现,那些所谓的新创意,其实来自于人脑对旧知识进行的几乎随机的重新组合。 创造力的一个关键能力,是联想性思维,你能把看上去好像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几样东西放到一起,找到它们的关系。这几样东西相互之间的距离越远,这里面的创新程度就越高。 反过来,一个人创造力越高,也会越喜欢进行联想性思维,这种思维能力也越强。甚至有一种创造力的测量方法,叫“远程联想测试”,是专门根据这个原理来设计的。 它给你三个词,这三个词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看你能不能找到第四个词,能跟这三个词都联系起来。比如这三个词:“远行–红军–火箭”,什么词跟这三个词都能联系起来呢?是“长征”,因为长征从字面意义上看,是远行的意思,从历史上看,红军长征的故事很有名,然后我国又有一系列火箭叫“长征”,从“长征一号”到现在的“长征十一号”。 我相信你现在已经知道了联想性思维对创造力的重要作用,你可以举一反三,跟孩子把联想性游戏玩起来。如果你觉得宝宝还小,前面举的例子太难,可以先从两样东西之间的联想开始。 1. 先从两样东西之间的联想开始 不能只拿东西的用途去问孩子,拿生活里的一些东西去问宝宝。比如说,我女儿从小对数字敏感,把我们家里所有人的生日都记住了,有时候我们走在街上,看到一个门牌号是78号,我问她:“你看这个地址和爸爸有什么共同点?”她一般很快能猜出来:“它跟你都是78!你是78年生的,它是78号!” 2. 让孩子往不同的方向去联想 这是第二点,你自己跟孩子玩联想性游戏的时候,也要多多发挥创造力,尽量往不同的方向让孩子去联想。刚才我举的两个例子是从物品的用途,还有相同的数字。你还可以从颜色、形状这些角度让孩子联想。 前面那个孩子说树叶像潜水艇,这是让家长感到惊奇的例子,他从形状上进行联想了。这样的游戏其实我小时候也喜欢玩,看着天上的白云,想象它是人头或者大象、汽车什么的。现在我也跟女儿玩这种游戏,除了天上的白云之外,还有地上的影子、家里揉出来的面团等等,都会问问她:“哎,你看这个像什么?” 还有像颜色,一开始的时候拿家里的蜡笔颜色问女儿,“你看这支笔的颜色像什么?”家里买了菜之后,我会直接问她:“你看今天买回来的菜,青菜跟菠菜除了都能吃之外,还有什么相同点?” 3. 用联想性思维来创造 除了找共同点之外,还可以玩一些高级的游戏。我们不是在培养创造力吗?你可以直接把联想性思维用在创造活动中。比如“哑巴画画”,拿一张大白纸,或者两个人在一块大白板前,各画一分钟,都不许看对方在画什么。一分钟后,你们俩再看看对方画的是什么,但不许说话交流,只能默默地你添一笔,我加一划,把它画成一幅整体有机的大图。 这时候你孩子的大脑被激发起暗能量,在那里琢磨:“我画的是飞机,妈妈画的是树。树跟飞机有什么关系呢?哦,飞机从树上面飞过。”然后她开始画飞机起飞的场景。这就是找到两个本来不相关的东西之间的联系。 联想性思维是培养创造力的一个关键能力,你可以跟孩子玩联想性思维游戏,先从简单地找两样东西之间的联系开始,鼓励他往不同的方向去联想,尤其是把联想性思维运用到创造力活动中。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