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秋天来了,天气也越发的干燥起来,宝宝的嘴里起了白色的小泡泡,小邦在网上查了资料以后,才确认是口疮...而@宇言 也总结了宝宝口里常见的那些小疾病,妈妈们越早知道越好哦↓↓↓
潮湿闷热的桑拿天,除了躲家里吹空调简直没事可做。眼看优妹转来转去如同困兽,我跟常在一起玩耍的小区妈妈联系,想发动一场家庭大趴,让娃们凑一起释放下精力。然而—
“这几天不行,冉冉嘴里出疱疹了,还有点发烧!”
“阳阳又口腔溃疡了,这次特厉害,整天哭哭啼啼……”
“我得带小童去趟医院,她舌头上不知长了什么东西,颜色很奇怪。”
小朋友跟约好了似的,都嘴巴里闹毛病。咋回事呢?原来,宝宝的口腔是成年人无法理解的迷之世界。
婴幼儿的唾液腺发育还不完善,唾液分泌量较少,所以口腔粘膜容易干燥。同时,婴幼儿口腔粘膜柔嫩,血管组织丰富,而他们还完全不懂得保护口腔,常把手指或其他物品放进口中,很容易损伤口腔黏膜,导致细菌入侵。
这就是小宝宝特别容易发生口腔疾病的原因。当口腔黏膜受损,细菌入侵,宝宝嘴巴里就会生出各种在我们看来莫名其妙的东西——
谜团 1
像奶渍一样的“白斑”
欣欣住我家隔壁,是枚小女宝,刚出满月。欣欣母女出院时,我还带优妹去探望过。
因为是早产儿,欣欣体质较弱,刚出生就打点滴,用了营养液和抗生素液。欣欣妈虽然奶水不多,但还是坚持母乳喂养。
前些天她抱着欣欣来找我,说欣欣突然不爱吃奶,她检查了欣欣的口腔,发现有很多像奶斑一样的东西黏着在口腔壁上,用棉签擦也擦不掉。
我曾见过朋友家娃生鹅口疮,跟欣欣嘴里的奶斑很像。欣欣妈第二天就带欣欣去看医生,果真确诊为鹅口疮。用药后症状有所好转,可一停药就复发。
0~6个月宝宝易发鹅口疮鹅口疮是新生儿常见病,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症状就是在唇内、上颚、舌头上出现乳白色斑膜,形似奶块。
随着病情加重,白斑会连成片,宝宝出现口干、烧灼感和疼痛感,因此烦燥拒食。如治疗不及时,病变可向口腔后部蔓延至咽喉、气管、食道,引起食道念珠菌病和肺部念珠菌感染,出现吞咽困难。
这种口腔疾病多见于免疫机能低下的早产婴儿,像欣欣那样曾使用抗生素或激素的婴儿,极易被感染。
治愈关键词:“防”重于“治”白色念珠菌不是啥稀罕物,它广泛寄生在我们的皮肤上。妈妈乳头清洁不彻底、手指不干净、乳具消毒不严格,都容易让白色念珠菌趁虚而入。
欣欣妈觉得每次哺乳前都清洗乳头很麻烦,就渐渐省略了这一步骤。欣欣的鹅口疮反复发作,跟“只治不防”有很大关系。如果平时清洁工作不到位,就算使用药物暂时控制住病菌,一旦停药,病菌还是会长驱直入。所以,彻底杜绝感染源头,才是治愈鹅口疮的关键。
谜团 2
俩月不到的小娃出了“牙”
悠悠出生快8周了,经常咯咯笑,食欲很好,消化也不错。但最近悠悠妈在给悠悠哺乳时,发现悠悠吃着吃着就会烦躁地甩头,还会哭闹,有两次甚至狠狠咬疼了妈妈的乳头。
经过仔细观察,悠悠妈发现在悠悠上颚到齿龈边缘有两颗黄白色像米粒一样的东西,很像牙齿。可悠悠还不到两个月大,怎么会长牙?
姥姥比较有经验,确定这是民间常说的“马牙”。看着悠悠吃不下奶,悠妈妈很心疼,找来纱布蘸水去擦那两颗“马牙”,结果“马牙”变成了溃疡一般的创面,悠悠也发起了高烧……
0~6个月的宝宝可能出“马牙”“马牙”的学名叫上皮珠。早在胎儿时期,牙的原始组织——牙板就已经形成,牙胚是在牙板上形成的,当牙胚脱离牙板生长为牙齿,断离的牙板渐渐被吸收,就此消失。
偶然情况下,部分断离的牙板形成一些上皮细胞团,角化为上皮珠,长期留在颌骨内,其中一部分有可能被排出,于是就出现在牙床黏膜上,成为悠悠妈看到的“马牙”。
出“马牙”的宝宝会像出牙期的宝宝一样,有烦躁、爱摇头、咬奶嘴甚至拒食等表现,这是因为出“马牙”的位置有发痒、发胀等不适感。一般来说,“马牙”不需要做处理,随着宝宝牙齿的生长发育,“马牙”会被吸收或自动脱落。
有些心急的妈妈会用布去擦或拿针去挑“马牙”,直接造成宝宝口腔粘膜损伤,很容易引起细菌感染。
如果“马牙”过大,影响宝宝吸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消毒针来进行处理,把“马牙”的内容物清理干净,即可愈合。
谜团 3
捂出来的口疮
阳阳是优妹很要好的小伙伴,在我们的妈妈群里,爱生口腔溃疡是出了名的。
第一次生口疮,阳阳只有3个月大,起初妈妈发现他流口水、不爱吃奶,还以为他要长牙了。后来阳阳一吃奶就哭闹,觉也睡不好,很烦躁,还有点低热,到了医院,医生发现阳阳嘴里有好几处溃疡。
细心的医生注意到阳阳妈自己只穿一件衬衣,却给阳阳穿着毛衣还包着被子——阳阳妈怕孩子着凉,一般都给阳阳穿得比大人多。
医生说,小宝宝怕热,阳阳这口疮,八成是给“捂出来的”。现在阳阳已经两岁多,口腔溃疡还是经常发作,阳阳妈为这事不知跟着上了多少火。
0~6个月宝宝长口疮是因为太受“优待”口腔溃疡属于口腔黏膜病毒感染性疾病,致病病毒是单纯疱疹病毒(简称HSV)。还不会吃手的小宝宝发生口腔溃疡,多是由于心脾积热,通俗点说就是吃得多,穿得厚,太受“优待”,以至于干扰到自身免疫系统,使病毒趁虚而入。
大一些的宝宝进入口欲敏感期,开始把各种物品放进口中探索,一些硬物也容易造成口腔黏膜破损,形成溃疡。
还有的宝宝有咬舌、咬唇等习惯,黏膜反复受到刺激,也会形成溃疡。如果再加上挑食导致营养不均衡,就容易形成反复性口腔溃疡,经久不愈。
治愈关键词:生活习惯很重要阳阳除了体质容易积热,还一直有吃手、咬唇等习惯,这是口腔溃疡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妈妈们平时要注重宝宝的饮食营养搭配,多吃水果蔬菜。还要注意宝宝口腔清洁,保持口腔卫生。
少让宝宝吃那些会给口腔黏膜造成刺激的食物,比如过硬的糖、坚果,提醒宝宝改正咬舌、咬唇等习惯,保护口腔黏膜。
(来源于网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