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你认识的“基因检测”是这么来的 1、基因检测是个新生事物 基因检测对于很多人来说只是一个词汇,许多人还停留在对无创DNA和亲子鉴定的认识,它是一项新兴技术,而新生事物最初的产生、发展往往都伴随着质疑声。 2、基因检测市场混乱 基因检测市场受资本驱动,业内相关政策仍属空白。目前市面上类似的基因检测公司鱼龙混杂,提供类似服务的公司数甚至已超过3000家,它们涉及的领域五花八门,测试水准更是良莠不齐。 3、基因检测公司夸大宣传、报告解读太“随意” 不少企业受利益驱使,吃相难看,卖东西基本靠忽悠,以至于整个行业口碑受影响。报告解读随便,导致不懂的人购买产品之后心理落差大。 熟话说,易污染,难治理 造谣一日,辟谣千年啊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正确看待基因检测呢? 二、其实基因检测是这样的 现代生命科学研究告诉我们,“除外伤以外,一切疾病都与基因有关”! 基因居然这么重要?基因就是这么重要,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个功能片断,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决定一切生物物种最基本的因子;基因决定人的生老病死,是健康、靓丽、长寿之因,是生命的操纵者和调控者。 基因检测是通过血液、其他体液、或细胞对DNA进行检测的技术。基因检测通过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手段,检测出DNA分子结构水平或蛋白表达水平是否异常。 针对普通人群,它能检测我们身体中具有什么样的“疾病易感基因”,决定我们是不是高危人群,好比地雷的探测仪,能探测到伤害我们健康的“地雷”。So基因检测对疾病高危人群的筛查,提供了更明确的标准。 针对已病患者(主要针对癌症患者),基因检测可针对标记物进行分析与鉴定,从而精确寻找到疾病的原因和治疗的靶点,指导靶向药选择,提高疾病诊治的效益。 确实高大上! 事实上,目前临床上基因检测相对成熟并严格规范的,主要涉及生殖生育,包括无创产前筛查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S/PGD、遗传病筛查、肿瘤基因检测等。 而市面上那些白热化的消费级基因检测产品,例如“天赋”、“预测”、“配对”等系列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价格参差不齐,实用性见仁见智;但想要靠消费级产品来解决健康问题,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三、那基因检测产品(hkdoctors)应该如何选? 我们抛开精准治疗类的基因检测不谈,市面上针对普通人的基因检测这么多,如何选择? 1、有家族患病史的人群 经常有人问:“亲人生病了,我会不会也生这个病?”一般来说,只要和你有血缘关系的人生过某种疾病(例如,癌症、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癫痫,智力障碍、自闭症、遗传性耳聋、儿童先天性疾病等),就说明你有该疾病的家族史,都属于高危人群,患该疾病的风险会比较高。 建议选择检测相应遗传疾病位点的产品,这类产品价格相对不贵,而且基本上针对的位点都是研究比较成熟的,对特定的疾病类型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 2、家庭宽裕,关注健康人群 如果自己的经济条件允许,也可以直接选择高通量外显子测序技术(推荐),或者极高通量的SNP芯片技术的检测产品,选择这类产品除了可以拿到解读的报告外,更为关键的是可以获取关于个人基因组的原始数据。 例如:基因检测界中的“大佬”——成人全外显子基因检测,可筛查22000个基因,内容包括癌症、心脏病、老年神经系统疾病等超过6000多种基因相关疾病及340种药物反应。 3、对基因检测感兴趣的人群 对于那些对自己基因感兴趣的人群,例如想知道自己身体特质、想了解自己的祖源等,也可选择相应的消费型基因检测,但从实际指导意义来上来说,并无太大价值。 另外,长期接触化学污染、重金属污染、核污染和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人群;不良生活习惯人群;也可结合自身身体情况选择做针对性的基因检测,或者全面性基因检测。 四、我已定期体检,就没必要做基因检测了 这是最大的误区! 基因检测是人在没发病时,预防将来会发生什么疾病,属于检测的第一阶段; 而常规检测是发生疾病后,疾病到达什么程度。如:早期、中期等等,这属于检测的第二个阶段。 总结:基因检测是常规体检的指南,使疾病防御更有前瞻性和个性化! 基因检测是先知先觉,防患于未然;常规体检是后知后觉,亡羊补牢。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