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是在宝宝出生后每个妈妈都会面临的问题,但是很多年轻妈妈会不知不觉陷入一些误区,以下是我自己总结以及医生提醒的6大误区,妈妈看看,你们中招了没? 母乳喂养 误区一:喂奶前要对乳头清洁或消毒 一些妈妈认为,为了减少婴儿感染的风险,喂奶前需要对乳头进行清洁或消毒。其实这样做不仅对宝宝没有好处,反而会提高宝宝腹泻的几率。原因是——宝宝肠道菌群的自然建立就是来自母亲乳头上的细菌,过分的消毒会损伤宝宝的正常肠道菌群。 误区二:哺乳后需要补水 许多妈妈觉得宝宝水分摄入不足,会妨碍排便,于是就会额外给宝宝喝些水。但其实这根本没必要,因为母乳绝大部分的成分就是水,哺乳后再喝水会增加宝宝的饱腹感,减少吃奶的量,进而影响宝宝营养的摄入。 母乳喂养 误区三:宝宝得了黄疸要断母乳 有些妈妈认为,宝宝得了黄疸是因为奶水不好。虽然的确存在母乳性黄疸,但是15mg/dl的以下的母乳黄疸是不需要停母乳的。 误区四:妈妈吃了药,就不能喂奶了 很多妈妈觉得哺乳期间吃了药就不能喂奶了,但是所有的药,都是可以分安全等级的。妈妈用药前可以先问一下医生是否会影响哺乳。其实大部分药物服用后,只有微量能进入乳汁,对宝宝是没有影响的。 母乳喂养 误区五:6个月后要补充配方粉 很多妈妈都觉得,母乳6个月后就没有营养了,要添加配方粉。而事实上,母乳的成分并不会随着宝宝的成长而变化,只是随着宝宝长大,对营养的需求增加。此时最好选择母乳与辅食相结合,以满足营养需求,而不是改吃配方粉。 误区六:母乳喂养时间越久越好 有些母乳喂养至2岁多,导致断奶非常困难。其实一般6一9月断奶就比较合适,一方面母乳已无明显优势,另一方面此年龄段小儿的母乳依赖度不是很强。 文章选自网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