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神奇的智能化喂养母乳中脂肪含量会随着宝宝成长而变化:脂肪含量在一次喂食当中会有变化,在一天的不同时段也会有变化。
宝宝刚开始吸吮时,您分泌的是前乳,脂肪含量比较低,随着喂食的增多,脂肪含量稳固增长,直到宝宝吃到乳“脂”——含有丰富脂肪的后乳。后乳里面含有“饱食因子”,宝宝可以得到满足。
渴了饿了吃法大不同:假设宝宝只是渴了,他会就着乳头只吃几分钟,满足于低脂肪的前乳,如果饿了,他就会吸更长时间,用更多的力气,吃到含有更多热量的后乳。
随着宝宝长大,需要的热量越来越少,你猜猜会发生什么?母乳中的脂肪含量减少了,在哺乳半年后,母乳会自动地从“全脂”改为“低脂”。
脂肪变化的故事说明:在母乳喂养当中,宝宝并不只是被动的参与者,他们在满足自己的食物需求方面扮演了一个积极的角色。
从这方面,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我们购买的牛奶粉不同批次也会不一样了,毕竟奶牛妈妈的乳汁也是实时变化的。
2.好的蛋白请过来,过敏蛋白请走开
跟奶粉相比,母乳中乳清蛋白比例更高,更容易消化吸收。另外肠胃是宝宝营养的守卫,让好的蛋白质进入血液,而把可能危及身体的蛋白质(过敏蛋白,也称为过敏原)挡在门外。保卫宝宝肠胃门户:然而宝宝出生头几个月,胃肠渗透性较强,“门户”大开,不属于人体的蛋白质也能通过。大约六个月后,宝宝的肠胃成熟起来,“门户”开始关闭,欢迎合适的蛋白质,排斥不合适的——这是一个有趣的过程。只给宝宝喂您的母乳,直到他肠胃发育成熟,这是让潜在的过敏蛋白质远离宝宝血液的最安全方式。
3.好喝又营养,嘴巴喜欢身体更喜欢大家尝一尝,就会知道,母乳很新鲜,是很自然的香甜的味道,而奶粉则是浓浓的人工合成的香甜味。母乳中的乳糖比牛奶高出20-30%,是脑部发育的重要营养素。
促进钙吸收、促进益生菌:研究人员发现,哺乳动物的乳汁中,乳糖含量越高,那么该物种的脑容量就越大。乳糖还有利于钙的吸收,促进肠道内的益生菌——双歧杆菌的生长。
营养更易吸收:没有人能像妈妈那样善于制造这些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之所以特殊,是因为他们具有很高的生物利用度。判断食物的优劣,并不是根据它所含某种特定营养物质的多少,而是根据这些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血液的量有多少。
无可取代的促生因子:母乳的高利用度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能随着宝宝的成长而改变,市场上可没有跟初乳或过渡乳成分相同的人造产品,而且母乳里面还有生长促进因子——一种能让营养物质更有效发挥作用的物质。
4.来自妈妈的保护伞
每一滴母乳中都含有成百上千的白细胞,免疫球蛋白和抗体,他们在宝宝体内活动,侦查和杀死有害细菌,母乳抵抗疾病的能力是如此珍贵,在古时候,人们甚至称之为“白血”。母乳代替了血液的工作,保护宝宝直到他自己的防卫系统成熟起来——这个过程需要一年左右。
母乳中还有很多未知的成分,我们正在不断地发现,比如前面提到的“饱食因子”,还有“表皮生长因子”等等,还有很多值得我们继续探索的未知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我相信,人们会更进一步地认识这些营养物质,会更加重视母乳,把它作为宝宝最好的营养开端。
(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