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出汗 出汗是人体调节体温的重要方式,但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出汗的原因往往是不一样的。 2岁以上的孩子或者成人出汗,可能是生理性、心理性,或是对环境温度过高或发热性疾病的适应性反应。比如紧张性多汗常表现为手、前额出汗;发热或环境温度过高则为全身性出汗;若穿的衣服过多或环境空气不流通,则手、足掌出汗会比较多。 2岁以下的婴儿出汗多为生理性出汗。因为婴儿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机体的新陈代谢非常旺盛,而大脑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自主神经功能调节不成熟,需通过出汗维持正常体温。此外,婴幼儿皮肤含水量大,微血管分布广,由皮肤蒸发的水分尤其多,故汗液分泌较多。这种生理性多汗通常发生在宝宝入睡后半小时内,持续1~2小时后逐渐减少,而且仅在面部、前额有汗,手臂等部位比较少见。因为婴儿的汗腺密度虽高于成人,但有分泌功能的汗腺比例低,诱导出汗的温度阈值高于成人,因此热性出汗能力差。 生理性出汗的宝宝,他的生长发育及精神状态良好。如果宝宝在多汗的同时,还伴有其他异常,家长则应引起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