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1 生理性吐奶不必惊慌
人的胃有两个门,与食管相连叫贲门,即胃的入口;与肠道相接的叫幽门,即胃的出口。
成人的胃垂向下方,当食物进入胃部后,贲门会收缩来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宝宝的胃部
尚未发育成熟,从正面看是水平的, 呈不稳定状态。同时宝宝的贲门还比较松,还不能很
好地收缩,导致进入胃部的奶汁等 会比较容易地流回食道。
另外,与成人相比,宝宝的喉头位置要高一些,也会导致吃奶时空气容易与奶汁一起吸入
胃部,所以当宝宝打嗝或身体晃动时,吃进去的奶也就比较容易被吐出来了。
tips:
生理性吐奶可以通过改变喂奶姿势,更换奶嘴以及喂完奶后拍嗝等各种方法避免,所以爸爸妈妈无需惊慌。
情况2 喂养不当造成吐奶掌握喂养方法
鉴于宝宝胃部尚未发育成熟,即使在正常情况下,如果喂养不当或照顾不周也会造成宝宝
吐奶。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l 宝宝哭闹后立即喂奶。此时宝宝极易吸入空气,当空气由胃内溢出时将奶带出而吐奶。
l 婴儿吸吮过久。正常情况下,哺乳一次 的时间为10~15分钟,吸吮过久会吸食过多的空气。
l 人工喂养的宝宝,需要选择合适的奶嘴。如果奶嘴孔过大导致奶汁流入太急或奶嘴孔过小吸食时间过长,都会让宝宝吸入过多空气造成吐奶。
l 配方奶太烫或太凉。
l 配方奶过分稀释或经常更换奶粉品牌造成宝宝肠胃不适。
l 喂奶后就将宝宝放平或过多翻动宝宝等。
情况3 病理性吐奶立即就医
宝宝病理性吐奶常常是严重疾病的早期表现。主要原因包括消化道畸形和病菌感染,如有以下情况,应立即送医。
l 消化道畸形
u 先天性食管闭锁: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因胎儿发育过程受影响,未形成管形所致。
宝宝症状:宝宝出生后即发生剧烈的呕吐,常吐出像螃蟹吐的泡沫状液体。
u 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是由于幽门肌肥厚和水肿引起的输出道梗阻。
宝宝症状:宝宝出生后2周左右出现呕吐,进行性加剧,从回奶升级为喷射性呕吐。宝宝吐后有饥饿感,会出现脱水和营养不良,腹部可摸到枣核样块状物。
u 肠闭锁:是指胚胎期肠管发育时,发生坏死、吸收、修复等病理、生理过程而造成肠腔完全或部分阻塞。完全阻塞为闭锁,部分阻塞则为狭窄。
宝宝症状:出生后1 天内出现持续性呕吐,吐出物常伴有奶汁、胆汁和粪便样液体。
u 肠旋转不良:是胚胎期肠发育过程中,以肠系膜上动脉为轴心的正常旋转运动发生障碍所造成的先天性肠道畸形,多发于新生儿期。
宝宝症状:出生后数日内常出现间隔性呕吐,时轻时重,呕吐物可为奶汁和胆汁。
u 先天性巨结肠:是由于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滞的近端结肠,巨结肠肥厚、扩张,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畸形。
宝宝症状:出生后无胎便或有顽固性的便秘,常伴有进行性的腹胀、呕吐。
l 病菌感染
u 病毒感染性腹泻:小儿常见消化道疾 病,致病菌通常为大肠杆菌、肠球菌、沙门 氏菌属等。
宝宝症状:一天中多次喷射状吐奶,或呕吐物中含奶块,总是伸舌头、食欲不振,小便少,大便混呈泡沫或粘胶状,舌苔可见较厚的白层。
u 病毒性感冒:即上呼吸道感染,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宝宝症状:通常是发生在咳嗽之后的吐奶,伴有流鼻涕,有时有发热现象。
u 脑膜炎:由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病毒性脑膜炎症状很轻微,细菌性脑膜炎会危及生命。
宝宝症状:剧烈喷射性呕吐,前卤门突起,会尖声哭泣、嗜睡、不愿被触摸、有皮肤过敏症状等。
tips:
如宝宝出现频繁呕吐,在无明确诊断前应先进食。一旦发生呕吐,应将宝宝侧卧,以免窒息,同时应尽快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生理性吐奶VS病理性吐奶
今天园丁的讲解结束啦,帮助到你了吗?亲爱的你,有什么问题需要解答请回帖告诉园丁哦~~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