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WBC
白细胞虽其貌不扬却是人体最重要的守护细胞,能够抵御细菌、抵御各种外来的致病原,清除一些物质,维持人体体内环境的稳定。
1、白细胞的检测项目包括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形态学
2、白细胞计数详细介绍
白细胞正常数量值范围
成人:4.0~10.0x10^9/L
儿童:5.0~12.0x10^9/L
6个月~2岁婴儿:11.0~12.0x10^9/L
新生儿:15.0~20.0x10^9/L
新生儿、婴儿、儿童的白细胞偏高点,只要在正常的范围值以内都是正常的,属于生理性的原因造成的。宝宝8岁后白细胞数值将接近成人水平。
白细胞分类
主要是指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有两次交叉。淋巴细胞的比例与中性粒细胞比例一前一后,有时高有时候低。

3、白细胞增加的原因
生理性
如儿童白细胞数目的正常值,就是高于成人的正常值
病理性
急性感染,特别是一些化脓性的感染
严重组织创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
过敏反应
急性中毒
白血病及恶性肿瘤(特别是消化道肿瘤)
放疗后使用升白药
4、白细胞减少的原因
白细胞数量<4x10^9/L
如革兰氏阴性菌、病毒引起感染
药物引起的减少
血液系统疾病
理化损伤(X线、放射性核素、化学物质)
单核——巨噬细系统功能亢进
自身免疫性疾病
5、类白血病反应
是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于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是儿童特有的防御机制,家长们不需要特别的紧张。
类白血病反应与白血病的区别
孩子精神状态正常
没有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浸润的表现
没有贫血、血小板减少等血象表现
诊断要点
血常规检查
有否白血病细胞浸润
骨髓检查
寻找病因复查血象
6、白细胞的分类计数详细介绍
白细胞的分类计数,是血常规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白细胞有5种,这5种细胞各自生理功能存在差异,不同病理情况引起的白细胞数量和质量的改变也不一样。

淋巴细胞增多
儿童时期(6岁后才逐渐下降)
感染(病毒、结核杆菌等)
淋巴细胞性恶性疾病
再障
淋巴细胞减少
接触放射线
应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后
HIV
嗜酸性粒细胞
增多
应激、过敏、寄生虫病、皮肤病、嗜酸粒细胞性白血病、某些肿瘤及传染病
嗜碱性粒细胞
增多
CML、骨纤、慢性溶血、切脾、白血病、过敏性疾病、转移癌、糖尿病、某些传染病
单核细胞
增多
感染恢复期、粒细胞缺乏恢复期、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减少
再生障碍性贫血,或肿瘤侵犯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