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轮状病毒性肠炎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儿科的常见消化道疾病之一,由轮状病毒的感染所致。
轮状病毒可以来自消化本身的感染,也可以因呼吸道疾病感染而得。一般秋冬季节高发,多见于 1~3 周岁的婴幼儿。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频繁的水样大便,大便呈淡黄色,漂浮在水面上故称蛋花状样便。
同时伴随有不同程度的呕吐,轻者有哭时眼泪少,皮肤弹性差、尿量减少等轻度脱水症状,重者会有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等,一般病程为 20 天左右。
因为目前有关于轮状病毒的预防疫苗接种,所以大多数患儿的临床表现都比较轻。由于轮状病毒性肠炎是一个病毒性感染,所以在没有合并细菌感染的情况下,是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
在患病过程中,家长朋友们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还需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因为宝宝患病期间的自身免疫力低下,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同时,极易发生交叉感染,而轮状病毒同时也会累及呼吸道,因此,积极预防很有必要。
案例
女宝宝 2 岁,腹泻 3 天,伴有呕吐,每日呕吐 3~4 次,腹泻 8~9 次,大便呈蛋花样,水多于粪便,呈淡黄色。宝宝精神比较差、哭闹不安、尿少、发热。大便化验报告为轮状病毒性肠炎。
Q:宝宝腹泻时有哭闹,是不是有肚子痛啊?宝宝大便中的水分比较多,也不吃奶,这样是不是需要输液呢?目前宝宝尿黄、尿少,会不会有肾炎啊?
A:宝宝得的是轮状病毒性肠炎,因为所解的大便里的水分比较多,所以会有脱水的症状。如果宝宝吃不进奶,同时还有呕吐就一定要输液治疗了。
在饮食上应该吃碱性的食物,多吃蔬菜(蔬菜汁)、多喝米汤、多喝水以保证宝宝水和电解质的平衡。
宝宝的尿量少,尿的颜色发黄,是因为水分丢失过多的缘故,而并不是有肾炎。
宝宝腹泻,不能吃什么?
1. 导致腹胀的食物。黄豆、豆腐、豆浆、绿豆、赤小豆等会使肠内胀气,使腹泻加重,需忌食。过多的牛奶也会使胃肠胀气, 应适当限制。而酸牛奶含有乳酸杆菌,能抑制肠内有害菌滋生,可以食用。
2. 含有高纤维的食物。西瓜、梨、青菜、芹菜、菠菜、柚子等含有纤维素较多,会加速胃肠蠕动,加重腹泻,需忌食。
3. 多糖食物。糖果、巧克力、甜点等含糖量较高,在肠内会引起发酵而加重胀气,故应少吃糖类食物。
4. 高蛋白食物。鸡蛋、鸭蛋、肉类等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这些食物在肠功能已紊乱的肠道内易发酵腐败,加重腹泻,故应少食。
5. 高脂食物。肉类、奶油、动物内脏等含有较高的脂肪,易致滑肠泄泻,应忌食。即使用植物油炒菜,也要注意用量别太多。
《只有儿科医生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