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利于孩子的睡眠。
大人在给宝宝把屎把尿的时候往往会发出嘘嘘声,一旦宝宝把嘘嘘声和排便建立关联,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在夜间或者睡觉的时候即使想大小便,如果没有听到“嘘嘘”声和被抱起来,他们就会憋着不尿,哭闹不安,只有在被解开尿布把便时,他们才会排便。
这种情况对于宝宝的睡眠质量有很大影响,因为如果不是这样,很多宝宝并不会醒来,直接睡梦中就在尿布湿里尿了。大家都知道,睡眠对于孩子的发育至关重要,长期没有好的睡眠质量,对孩子的长远发展都有很大影响。
• 影响宝宝的专注力。
专注力一直是众多家长关心的热点话题,对于注意力的培养,幼年时的养育方法非常重要。因为幼儿的注意力稳定性差,需要不断从各种活动中练习自己的注意力,这个时候,各种在孩子专心玩耍时打断他的行为,就会影响他的注意力的发展。
把便就是这样一个影响因素,很多家长盯着时钟,每30分钟把一次尿,时间一到,无论孩子在做什么,愿不愿意,抱起来就要把尿,大人焦虑辛苦,孩子注意力的发展也受到影响。
• 影响宝宝的认知发展
孩子自己学会体察和认识自己的便意,理解便意和实际大小便排出之间的时间顺序和间隔概念,从而自己根据对身体便意的感受,学会以何种节奏控制自己排便的行为,而不是依赖于大人是否给他“把便”这个动作来调控自己的排便行为。
另外,有很多人反对把屎把尿的主要原因是怕对宝宝的脊椎不好、对宝宝的括约肌不好、容易引发痔疮和脱肛。这些危害虽然有些太过夸大其词了?但是也不能排除的潜在危害,作为父母,哪怕一丁点的伤害就足以让我们对这个做法慎重对待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