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 :“中国女性乳腺癌平均发病年龄较欧美国家年轻10岁左右,发病高峰年龄在45~55岁,而因为自身重视程度不足和缺乏有效的筛查导致了国内乳腺癌初诊时分期较晚。”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主任吕伟明近日指出,提高“保乳率”对于乳腺癌病人的健康有着重要意义,而使用正确的手段进行筛查并进行精准治疗是实现的重要前提。
筛查:40岁以后应增加钼靶筛选
据吕伟明介绍,“中国式”乳腺癌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发病年龄早,发病高峰年龄在45~55岁,比西方人早10岁,35岁以下约占15%;二是就诊病期晚,西方国家1期患者比例超过50%,大多数患者都能早发现早治疗,而在国内一线城市,1期患者发现的比例只有约30%。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普外科主任、乳腺肿瘤中心主任刘强表示,中国人属于致密性乳腺,肿块在自检的时候容易发现,因此筛查要结合专科医生触诊以及B超检查进行早期筛查。在40岁以后,则需要结合钼靶筛选。“建议40到45岁的女性每年做钼靶筛查,45岁到69岁的女性应每隔两年做一次钼靶筛查。”刘强强调。
治疗:从“一刀切”到“精准治疗”
“‘一刀切’的观念已经过时了,早期乳腺癌能保乳要尽量保。”刘强说,在我国,保乳手术仍未广泛开展,相比西方发达国家,保乳率仍然存在差距。刘强表示,以前患者认为切除了乳房才算是拆除了“定时炸弹”。然而现在来看,精准治疗保乳对于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重要意义,“长期跟踪随访发现,保乳治疗的患者生存率相比切乳治疗的患者生存率更高。”
吕伟明也表示,保留乳腺这一靶器官可能有助于保存部分免疫功能,精准治疗不仅有助于保乳率逐渐上升,早筛查早发现也使得保乳成为可能,特别是对于早期患者,只要符合保乳指征,能保尽量保已成为乳腺癌手术治疗的主流趋势。“近年来我国乳腺癌治疗的保乳率相比以前大大提高,上升到23%左右。”吕伟明说。
常见误区
1。得了乳腺纤维瘤就可能得乳腺癌?
吕伟明表示,乳腺增生是不是一个“病”,目前还存有争议,由于乳腺会有自体不适的感觉,包括胀痛、牵拉不适等,而每一个女性都有周期性的激素波动。乳腺增生是个很笼统的范围,并不是得了乳腺增生就会得乳腺癌,二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2。避孕药物可以长期服用吗?
刘强表示,欧美国家出现过乳腺癌波峰的上升,就是在女性更年期的期间,长期服用避孕药,补充小剂量雌激素,带来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率增高。因此建议女性不要长期使用避孕药物。
3。乳房大小与乳腺癌发病相关?
刘强表示,乳房的大小跟患乳腺癌的几率没有直接关系,“太平公主”也有可能得病。经常熬夜,肥胖、长期吃红肉及油炸食物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增加乳腺癌风险,反复流产、月经来潮早和绝经晚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也会增加。另外,家族遗传也是导致患病原因之一。
(记者 谢菁菁 内容来源于网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