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爸爸妈妈看到自己的宝宝肚子大大的、鼓鼓的,特别是吃过奶后肚子就更大,常怀疑宝宝有病。 实际上,小婴儿肚子大是正常的,既不是肚子胀也不是什么怪病,而是由小婴儿的生理特点造成的。小婴儿腹肌发育尚不完善,腹壁比较松弛,腹部常受胃肠内容物的影响而变形。吃饱后,腹部比较膨隆;饿了或刚排过大便,腹部略显平坦。 一般情况下,只要小婴儿吃奶好,生长发育正常,肚子大点家长也不必过虑。 随着婴儿年龄的增长,腹肌不断发育,婴儿的肚子会逐渐变平坦的。 当然,如果是以下情况你就要当心注意了: 首先,你应该知道,肚皮内最常见的是皮下丰富的脂肪。只要用拇指与食指把腹部的皮下脂肪一捏起就能发现,腹壁下面都是厚厚的脂肪。腹腔内如果有过多的水、气或者内脏增大;多数情况是疾病的表现。 腹腔内有水,称为腹水。正常情况下,腹腔内有少量的腹水,如果水分过多,肚皮就会向外鼓。引起腹水的原因很多,如全身营养不良、慢性心力衰竭、肾病综合症、肝硬化、腹腔内原发或转移的肿瘤等。 肠梗阻时,肠子上下不通,胃液或肠液照样分泌,积聚达到一定的量时,也会使肠腔内充满水分。 肚皮里有气。正常情况下,肠腔内的气可以通过肠蠕动经肛门排出;原先腹部胀气很严重,排气后腹腔就会变软。 如果有肠梗阻或者肠子蠕动减弱,就会使肠腔内积气。 有些婴儿由于肠绞痛而剧烈哭闹;会吞下了较多的空气进入肠腔;极少数孩子由于吃了过多的淀粉类食物(如山芋或面粉)也会使腹腔胀气。 因为新生儿以腹式呼吸为主,消化道产气较多,肠管平滑肌及腹壁横纹肌发育薄弱。所以正常的新生儿有生理性腹部膨隆,呈轻微的“蛙状腹”。正因为如此,家长们一般都 认为新生儿肚子大是正常现象。 那么怎样判断宝宝的肚子大是不是正常现象呢? 首先您应该了解宝宝的吃奶、睡觉、大小便、精神状态、生长发育等一般情况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那么提示您的宝宝可能处于一种疾病状态,您得赶快带宝宝去医院看一看。 其次,您要注意宝宝是否有发烧、咳嗽、腹泻等症状,因为不管是消化道感染还是呼吸道感染,都可以引起宝宝的肚子比平时大。 另外,如果您的宝宝经常吐奶、便秘,特别是您宝宝的肚皮有许多青色的条纹(医学上叫腹壁静脉),那么您应该特别小心:您的宝宝可能患有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发育畸形,我国的发病率为5/10000,发病的原因是肠壁神经节细胞减少或缺如。本病早期发现很重要,早期可以反复洗肠和用扩张器扩张痉挛狭窄的肠道,然后选择适当的时候手术。如果不及时发现处理,可能出现肠穿孔、小肠结肠炎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腹腔内的脏器增大,尤其是腹腔内的实质性脏器,如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脾、肾、淋巴结的增大,也会产生腹腔胀气。 有时,以上几种情况也可以同时存在,例如肠梗阻或肠套叠时,肠腔内既有液体,也有空气的积聚;腹腔内脏肿瘤增大并可转移到腹膜,出现腹水;胃、肠穿孔或腹腔外伤;使腹腔内充满气与液体。 因此,如果你发现宝宝肚子大肚皮鼓,最好赶快去医院检查,以免耽误宝宝的最佳治疗时机。应到医院会通过B超检查和腹部叩诊,看腹腔内是否有水或者脏器是否肿大(增大)。另外;也可做直立位腹部X线摄片检查;以明确是否有较多的气体。 怎样区别腹胀和肚子大? 腹胀和肚子大,都使腹围加大,而腹围的大小又受进食、腹部胀气等影响,但一般除小婴儿肠腔内可有气体外,较大婴儿小肠内不含气体,所以较大婴儿的腹围可反映肚子的实际大小。而腹胀是由于腹肌松弛、胃肠积气而引起,所以在进食后或肠道积气时使腹围暂时增大,这时的腹围比实际的肚子要大,至饥饿或排便后腹围又缩至实际的大小,所以要区别是腹胀或是真正的肚子大,应该在进食前后测量腹围进行比较。 此外,还可触压腹壁肌肉的紧张度,叩击腹部的鼓响音,以及观察直立及卧位时腹部形态的改变等加以鉴别。如腹壁比较紧张,叩诊鼓音增强、直立时下腹部向外鼓出、平卧时向上鼓出都表示有腹胀存在。 怎样知道小儿有无腹痛? 年龄较大的儿童腹痛时,可以根据他们自己的诉说来决定;但年龄愈小的孩子,所说的疼痛部位和性质愈不易准确;而婴儿还不会说话,所以要确定有无腹痛,必须仔细观察。婴儿腹痛时表现为剧烈和阵发性哭闹,面色苍白,出冷汗,腹部膨胀而紧张,两下肢屈曲,双拳紧握,肘部弯曲,紧贴躯干等现象。如果用手按摩婴儿腹部时,有时停哭,有时哭得更厉害,两种情况都可考虑婴儿有腹痛。 (来源于网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