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消化不良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腹胀、腹痛、阵发性哭闹、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喂养或吞咽困难、便秘及腹泻等。可单独或以一组症状出现。消化不良会引起宝宝营养不良,妈妈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哦! 消化不良常见原因如下: 1、喂养不当会引起宝宝消化不良 喂养不当。因喂养不当导致消化不良的宝宝多为人工喂养儿。喂养不定时不定量,突然改变食物品种,或过早喂养淀粉或脂肪类食物、高糖果汁、肠道刺激性食物等。 过敏性腹泻。如对大豆、牛奶过敏。 还有原发性或继发性双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主要是乳糖酶,肠道对糖的消化吸收不良而引起腹泻。 2、气候突变也会导致宝宝腹泻 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消化液分泌减少,或因口渴饮奶、饮水过多,或过食冰冷食物都可能诱发消化功能紊乱。 3、肠道外感染宝宝也会腹泻 大家都知道肠道内的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会引起腹泻,肠道外的感染临床也会出现腹泻症状,如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尿路感染、皮肤感染、阑尾脓肿或者急性传染病,由于发热、感染源释放的毒素、抗生素治疗、直肠局部的刺激等作用而发生腹泻。 出现什么情况要带孩子去医院呢? 功能性消化不良给患儿带来的危害集中表现在上消化道症状引发的不适,以及可能对生活质量的影响。部分患儿因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致进食减少、消化吸收效率降低,导致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同时家长焦虑,心理负担重。临床工作中经常碰到反复腹痛,阵发性发作,影响进食,家长着急,而孩子到了医院就不疼了,活蹦乱跳,检查又发现不了器质性疾病,有时也会解释不清,沟通不够,而出现纠纷。 孩子总喊腹部不适,影响吃饭,消瘦,营养不良,影响正常活动时,要去医院看医生。 治疗和改善消化不良几项方法 幼儿长期消化不良,会造成营养素摄入不足,消化吸收不良,影响生长发育。特别是3 岁以内的小儿,这一阶段正是大脑发育最旺盛的时期,是决定智商高低的关键时期,若消化功能未能及时得到改善,影响营养素的吸收,势必影响大脑发育而遗憾终身。 1、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轻精神压力,适当体育锻炼,合理饮食结构,不偏食挑食。 2、药物辅助治疗 主要是对症处理,抑制胃酸分泌药,一般用于以上腹痛为主要症状的患儿;促胃肠动力药,一般适用于上腹胀、早饱、嗳气为主要症状的患儿;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一般明确诊断后三联治疗;也可用黏膜保护剂。 3、定时定量,少吃零食 如果给孩子太多的零食,一会儿吃糖,一会儿吃饼干,胃里没有排空,到正常吃饭的时间,孩子就会没有饥饿的感觉。家长可以通过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特定餐具和话语来让孩子意识到要吃饭了。 4、专心吃饭,培养孩子对吃饭的兴趣 许多孩子喜欢边吃饭边看电视或者边玩玩具,其实这对孩子的饮食是不利的。吃饭需要专心,父母必须让孩子养成专心吃饭的习惯。如果孩子不喜欢吃饭,父母就要培养孩子吃饭的兴趣。在吃饭时可让幼儿自己参与,捧饭碗、拿小勺,挑选自己爱吃的食物,这样孩子既学会了吃饭,又培养了对吃饭的兴趣。 5、营造愉快吃饭氛围 建议父母一方面要营造愉快的吃饭氛围,让孩子开开心心地吃饭,尽量不要在饭桌上斥责孩子,影响孩子就餐的情绪。 6、不强迫吃饭 如果孩子不愿意吃或不想吃,不要勉强他。就让他饿一饿,这并不是什么坏事。 7、正确引导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要改善消化不良,纠正饮食行为是根本。吃饭是一种饮食行为,家长需要在孩子饮食的过程中进行正确的示范和引导,让孩子从小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和行为。 妈妈提问Q&A 妈妈问:4 个月的宝宝拉肚子,一天七八次,大便化验镜检白细胞一个+,吃了思密达后一天四五次,白细胞从一个+ 变成少许,但半个月了一直拉青黄色的便便,是什么原因?有什么办法啊?宝宝是纯母乳喂养的,急求! 答:估计还是与之前拉肚子造成的肠道消化功能紊乱有关系。如果宝宝精神良好,吃奶正常,体重增加正常就没有关系。如果不是水样泻,思密达可以不吃了,用点益生菌调理肠道,如培菲康、妈咪爱、布拉氏酵母菌。也可以试试菌量大、效果相对较好的益生菌,如纽曼思等。减轻肠道负担。如果宝宝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饮食上就要以清淡饮食为主,适当减轻肠道负担,等肠道功能恢复以后,再恢复到正常饮食。这期间最好不要吃冷的食物,即使是水果也要热一下。 不同年龄的孩子,出现消化不良时饮食安排不同: 0-6 月龄:饮食是奶类( 母乳或配方奶),已经添加辅食的,可以暂停添加辅食; 6-12 月龄:刚开始添加辅食的,可暂停添加辅食;进食辅食较多的大婴儿,可以选择容易消化的辅食,如米糊,减少肉类、蛋类等的摄入。 1 岁以后:饮食清淡一点,可以选择容易消化的粥类、面条等,适当限制肉类、鱼虾、蛋类等摄入,可以做成泥状或碎末状。可以吃点山楂制品(山楂片、山楂糕)来开胃,促进胃肠蠕动。 婴幼儿消化不良常见的临床表现: 1.婴幼儿肠痉挛多表现为阵发性易激惹、烦躁或哭闹,开始或停止没有明显诱因。 2.腹胀多发生于餐后,或呈持续性进餐后加重。 3.恶心、呕吐。对于小婴儿,常表现为溢奶,稍大孩子常有呕吐,一般不严重,呕吐物有酸味。 4.口臭。大便恶臭,可伴随少许不消化食物残渣。 5.起病多缓慢,持续或反复发作。 有一句老话“儿童不知饥饱”,儿童好吃的吃得没够,自己吃撑了都不知道,不好吃的一口也不吃。这种情况需要大人来帮他控制,即使他再喜欢吃的东西,也不能由着他的性子吃,无论是饭菜、点心还是水果,都要适量。让孩子从小养成饮食的好习惯,使其内脏更好适应。 多让宝宝做适量的运动,运动才会消耗体力,宝宝吃的食物才能容易消化。不要强迫宝宝吃饭,宝宝不吃是因为不饿,有了饥饿感自然就会吃了。吃是人与生俱有的本能,不要担心宝宝会饿出病了,只有撑出来的病,没有饿出来的病。如果总是强迫宝宝吃饭,不但会对吃饭产生抵触,还会因为胃负担过重而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现象。 对于肠胃功能弱的宝宝,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吃些妈咪爱、益生菌、金双岐等有助改善肠胃的药。如果宝宝因吃的太多,或吃了不易消化的食物,出现积食的情况,可给宝宝吃点儿小儿健胃消食片。但不建议把消食片做为助消化的药来吃。年龄小的宝宝,可以吃些蒸苹果、胡萝卜等助消化的果蔬。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