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很多新手爸妈都遇到过一个棘手问题,那就是宝宝突然间吐奶了,一身都是湿湿的,搞得家长手足无措。在我们的认知中,呕吐是一件比较可怕的事情,很可能意味着肠胃不适,或者消化系统有问题。 其实对于宝宝来说,吐奶并不绝对说明生病了,和呕吐也是有区别的。当宝宝吐完奶后,奶会顺着嘴角流下,或者伴随打嗝溢出、猛地从口鼻中涌出,而宝宝完全没有表现出来不适的感觉,这种情况就叫做吐奶。 一、为什么会吐奶? 一般来说,对于1岁以下的宝宝,吐奶是十分正常的表现。四月龄的宝宝吐奶尤为严重,这和宝宝尚未发育成熟的消化系统和进食有关系。人的胃部有两道关卡,胃与食管接壤之处称为贲门,与肠道相连的叫做幽门。 相比成人,婴儿的贲门部位的肌肉尚未发育完善,较为松弛,而幽门处的肌肉较为紧张,因此很可能造成胃食道反流。此外,由于婴儿胃的容积很小,如果胃奶的量太大,宝宝的胃承受不住,就会导致吐奶。 二、到底严不严重? 宝宝的吐奶现象一般为生理性吐奶,常见于4-6个月的婴儿,宝宝到了6个月就会有所好转。但是有一些疾病的表现也是吐奶,这就是病理性的吐奶,父母需要注意以下症状。 宝宝反复吐奶;吐奶量大;喷射性呕吐;尿量减少;体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精神不佳;吐出其他、甚至带血的呕吐物;发热、腹泻、呼吸困难。如果宝宝出现了这些状况,家长一定要带孩子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三、如何预防吐奶? 如果孩子在吐奶和吐奶后,没有表现出不适的感觉,彻底解决吐奶这个问题是很困难的,但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减少吐奶频率,以及吐奶量。 家长可以在给孩子喂奶后,不论是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粉喂养,都可以轻轻拍背部,以排出吃奶过程中吞咽下的空气。而且,每次喂奶量不宜过多,可以少量多次,也要尽量避免宝宝在极度饥饿的状态下喂奶,以免宝宝吞咽速度过快,而导致吐奶。 (来源于网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