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作为呼吸道的第一道屏障。频繁清理鼻子会出现很多问题。不论是对大人还是宝宝,这几大危害你一定要提前知道! 1、鼻屎越清越多 鼻黏膜上布满了分泌腺,每一次的清理,都会对黏膜造成刺激,促使它分泌更多。很多人忍不住啊,有一点点鼻屎就想弄干净,就会想弄,弄完又刺激分泌,就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鼻粘膜上的循环血液非常丰富,每一次人为的清理,都可能会对鼻粘膜造成损伤,甚至诱发流鼻血。 2、不当清理诱发鼻炎 鼻孔内的鼻毛是呼吸道的第一道屏障,对吸入的空气具有过滤作用,经常用过度清理鼻子,都会导致鼻毛脱落,使外界不干净的空气直接刺激鼻黏膜,鼻部更容易出现瘙痒症状,尤其是过敏体质的人会加剧过敏性鼻炎。 3、导致呼吸系统疾病 对成人而言,频繁的清理鼻子,也更容易引发其他疾病。比如挖鼻子,指甲中携带的病毒和细菌也会残留在鼻腔里面,一旦鼻腔内的温度、湿度达到它们生存所需条件,细菌会大量的繁殖,继而导致一系列的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咽炎、慢性气管炎、鼻窦炎等。 4、形成鼻疖肿,甚至颅内感染。 有时候,清理鼻孔即使当时没感觉到疼痛,但是很可能已造成了擦伤,细菌侵入后产生感染,形成疖肿。疖肿一旦发生会很痛,炎症会迅速扩散。更为严重的是,挖鼻孔可能引起颅内感染。人体鼻部静脉与颅内静脉是相通的,中间没有任何屏障。鼻部的致病菌,可通过静脉进入颅内,引发颅内感染,危及生命。 如何科学清理宝宝的鼻子? 1、诱发打喷嚏 通过诱发打喷嚏的方式,不仅能将鼻涕清理出来,鼻屎也能打出。妈妈可以用棉签蘸点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滴入宝宝鼻子,从而诱发宝宝打喷嚏。不过这种方法并不容易一次奏效,因此得多试几次。 2、软化挤出 曾经有位宝妈分享了一个百试百灵的水润清理鼻子方法:宝宝哭闹的时候,让孩子抬头趴一会,很快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再多的鼻涕鼻屎也会自动蜂拥而出。虽然做法让人很心疼孩子,但是功效却十分显著。同样的原理,在宝宝不哭的时候,采用水润法,也是能很好的清理宝宝鼻子里的小鼻屎:可以在洗澡时用喷头放出大量热水,产生水蒸气,让宝宝在里面带上十来分钟,热气会将鼻涕软化,再用蘸水的棉签处理离鼻孔近的鼻屎,轻轻的挤压一下鼻翼,鼻屎就会轻松的挤出来了。 3、使用洗鼻器 如果宝宝配合度比较高的情况下,也可以借助洗鼻器或者吸鼻器。特别是洗鼻器效果更好,它将生理盐水送入鼻腔,并从另一侧流出,借助水流的冲击力清除鼻腔内的细菌和鼻涕鼻塞等,同时促进鼻腔纤毛运动;此外生理盐水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可抑制细菌的繁殖,促进破损黏膜的复原。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