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0~1岁宝宝,最易被忽视的100个常识》

能够敲打出声音以后,宝宝会有意用手里的积木或其他物品敲打身边的其他玩具或物品,并以此为乐。妈妈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训练宝宝跟着节拍拍打的能力。
敲击的好处
1. 敲击动作对释放情绪很有好处,可以让宝宝得到充分的宣泄。
2. 敲击不同物体时发出的不同声音,还能提高宝宝的感知力。
拟定情景:“打击乐”
1. 时间:进食后
2. 地点:地垫上
3. 人物:宝宝、妈妈、爸爸
4. 情景演示:
( 宝宝在地垫上拿着一根圆柱体的长条积木块在嘴里啃啃, 又拿出来仔细研究, 身边堆着其他的积木块。
妈妈放响《门前大桥下》的音乐, “ 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
妈妈:(手里拿着一个瓷碗,走到宝宝身边坐下。)宝宝,妈妈陪你一起玩积木吧。
妈妈:(将碗口朝上置于宝宝身边的地垫上,捡起一块长条积木在碗口上敲一下,发出清脆的敲击声,余音拖得很长。)
宝宝,我们来打节拍吧。
宝宝:(显然对这个游戏很感兴趣,学着妈妈的样子,也敲碗口。对自己制造出的这个悦耳的声音很有自豪感,继续杂乱无章地敲,边敲边笑。)
爸爸:(在宝宝停下来不敲的时候,跟着音乐的节奏敲击碗口,边敲边念歌谣,同时头部也要跟着节奏上下点动。)
宝宝听音乐的节奏。
(敲击音分别落在门、大、游、鸭、快、数、二、八上,连续敲几次,让宝宝体会敲击声与音乐的关系。)
宝宝:(边看边笑,很好奇。)
爸爸:(把宝宝抱在怀里,握着宝宝的小手,跟着节奏敲击碗口。)来,咱俩一起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