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1岁宝宝,最易被忽视的100个常识》

1 岁幼儿从探索家中事物,逐渐变成出外探索。
看到的和接触的都是未知的东西,也都是未曾想象过的体验。
例如,抚摸狗或猫的时候,小动物会突然吼叫或逃走。吼叫声大的时候,1 岁幼儿会吓得大声哭泣。因为有过这种经验,所以看到狗或猫就会害怕。就算母亲再三说没问题,也不敢摸,担心还会再被吓到。
但是,1 岁幼儿本身也有想超越这种不安情绪的想法。你会发现他会努力试着去抱狗或猫玩偶,或者喜欢叫人念有小动物出现的图画书等,这表示他正在努力超越不安。
事实上要超越这种不安,需要花费许多时间,但是首先要充分确认孩子有这样的意愿。
1 岁幼儿感觉最不安的时候,是母亲不在身边时。
例如,午睡时,母亲在别的房间做事,睡醒看不到母亲,就会不安地一边大声哭泣一边寻找母亲。就算马上到他身边去,也很难快速地令他停止哭泣。
这样的经验一多的话,孩子就会抱着不安感,害怕醒来时母亲又不在。所以,为了让母亲在自己睡觉时不能到任何地方,就会出现非要握紧母亲的手才能睡觉的情形。
在这些微小的要求中,也包含 1 岁幼儿想设法超越不安的欲望。
所以,满足孩子的要求让他握着手的话,就能再度找回安全感。因此,像母亲般成为孩子精神支柱的人,绝对需要用温柔的方式给予孩子鼓励。
由于一开始是和母亲一起克服第一次经历的不安,下一次他们就能靠自己的力量克服。
所以,与其只让孩子自己努力,不如从旁提供协助,带着孩子一起消除这种不安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