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啼哭
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专家告诉人们,新生儿的啼哭只是一些“随意的”声音,并没有什么确切的含义。很多研究人员用了25年的时间来证明这个结论是错误的。啼哭不只是有意义的信号,通常也是吸引别人注意的手段。随着疼痛的增加,新生儿会提高哭声的强度,声谱仪研究显示了哭声语言的不同与复杂程度。
2、面部表情
新生儿感受到的疼痛会清楚地表现在他们的脸上:面部胀红、挤眼睛、嘴唇撅起、嘴巴张开、舌头紧张、下巴颤动等。无论哪个年纪的人在感觉到疼痛时,脸上都会出现这样的表情,为什么当它们出现在新生儿的脸上时,我们要怀疑呢?
3、身体反应
成年人感受到疼痛刺激时,身体会出现痉挛、后背弓起、摇晃手臂、用手推开、蹬腿等动作驱赶引起疼痛的刺激。实验观察到新生儿在受到脚跟刺激时,也会做出同样的反应,甚至早产儿对于组织伤害都能表现出和成年人同样的敏感性。
4、体征改变
疼痛能引起呼吸的加快。在尖声的啼哭中,新生儿的心率每分钟可高达180次,比平静时增加了50次。快速升高的心率意味着他们体内正经历着一场严重而紧急的骚乱。
另外,血清皮质醇是测量压力的一种方法,在疼痛的状态下,肾上腺会释放出3~4倍于平常的皮质醇。在一项研究中,发现新生儿在三种不同的外科包皮手术中,皮质醇级别明显地不同。此外在疼痛状态下,新生儿组织和血液中的氧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