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孩子身高的内外因素很多,如遗传、营养、运动、疾病、生活环境、睡眠、精神活动、各种内分泌激素以及骨、软骨发育是否异常等。 2~12岁标准身高的估算公式为年龄×7+75(厘米)。 根据最新研究,遗传因素占身高影响因素的75%左右,而其他因素包括遗传基因的变异大约占25%。由此可见,遗传是影响孩子身高的一个主要潜在因素,但是其他各种因素也会影响这个潜在因素的发挥。 一般来说,父母个子高,孩子也会高;父母个子矮,孩子也会矮。如果父母当中一个人高,一个人矮,那么孩子可能高,也可能矮,主要是看父母双方哪个遗传因素起决定作用。 有一个公式可以粗略估计孩子成人后的身高: 男孩遗传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2+6.5(厘米) 女孩遗传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2-6.5(厘米) 本公式可以看出遗传因素决定的身高的可能性,但是如果受后天其他因素影响,身高还可能有6厘米~7.5厘米的变化。 人在一生中身高有两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一个是婴幼儿时期,主要是在6个月之前(1~3个月平均长3.5厘米,4~6个月平均长2厘米),1岁时身高约75厘米;另一个时期是青春期。因此,把握住婴幼儿期影响身高的各种后天因素,孩子还是能够长高的: ●注意营养均衡合理,按时添加各种泥糊状食品和固体食物,养成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这样才能保证促使身体长高的“原材料”的摄入。 ●提高孩子身体素质,注重孩子运动和身体技能的发育,多做轻巧的伸展、跳跃和悬垂运动。因为运动可以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提高生长激素的敏感性,加速其分泌。平时注重身体素质的培养,减少疾病的发生,因为生病会影响全身各个组织系统的发育,造成孩子发育停滞。 ●家庭和谐,理性关爱孩子,是促进孩子长高的外环境。缺乏关爱,情感焦虑、忧郁的孩子通常是难以长得很高的。 ●帮助孩子建立正常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让孩子每天晚上8~9点上床睡觉,因为内分泌激素是在正常的生物钟控制下进行分泌的。例如,生长激素分泌呈脉冲性分泌,婴幼儿的分泌高峰80%是在夜间熟睡之后。婴儿一般在生后3~6个月建立生长激素昼夜分泌节律,因此夜间睡眠不好的孩子也会影响身高。另外,家长要注意逐渐减少夜奶至9个月后停止夜奶,并杜绝奶睡。 ●按时添加孩子发育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素,满足身体的需要。例如,正确给予维生素D和钙,保证孩子骨骼正常发育骨化,以免影响身高发育。 以上各项都需要家长注意。对于生长矮小的孩子,需要准确地测量骨骼的年龄,发现问题及时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干预。切记,婴幼儿早期因为护理不周引起的生长亏损在日后是不能弥补的,因此必须牢牢把握住这个阶段。 (来源于《张思莱科学育儿全典》)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