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宝宝为何这么容易生病时都会把抵抗力差,体质弱联系在一起,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细节——洗手! 宝宝的身体不像成年人那样抵抗力强,一些病毒细菌进入成人体内可能没有什么事,可孩子可能就要生病了,所以孩子养成正确的洗手方法是很重要的。 要知道,洗手是日常生活中最简单、最有效的防病措施,也是预防疾病的第一道防线。研究表明,对手部正确的清洁,皮肤疱疮的发病率会下降34%,腹泻的发病率会下降53%,肺炎的发病率会下降50%,最容易在孩子之间传播的手足口病的发病率也会大大降低。 什 么 时 候 需 要 洗 手 ? 一般来说,在下列情况下,一定要敦促和帮助孩子洗净双手: ●当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时,如打喷嚏及咳嗽 ●触摸过公共物品,例如电梯扶手、升降机按钮及门柄后 ●在接触眼、鼻及口前 ●进食及处理食物前 ●大小便后 ●为幼童或病人更换尿片后,及处理被污染的物品后 ●探访医院及饲养场前后 ●宝贝外出回家后及接触动物或家禽 怎样洗手才有效? 为了达到真正有效驱除病原菌的目的,洗手时一定不要蜻蜓点水的用水冲一下敷衍了事。要把手洗到位,如: ①先用水湿润双手; ②在手掌上涂上肥皂或倒入一定量的洗手液,两手掌相对搓揉数秒钟,产生丰富的泡沫; ③特别要注意手背、手指间、指甲缝等部位,也别忘了手腕部; ④在流动的水下冲洗双手,直到把所有的肥皂或洗手液残留物都彻底冲洗干净; ⑤两手捧水冲洗手龙头,然后关闭水龙头; ⑥用纸巾或毛巾擦干双手。 (建议放大看) 曾有家长问:“给宝宝洗手用肥皂好还是洗手液好? 是买普通的还是要买抗菌的?” 其实在家里,只要按以上步骤充分给宝宝洗净双手,是肥皂还是洗手液,抗不抗菌都没有太大的区别。 然而在公共场所,洗手液要比固体肥皂相对更卫生一些,因为洗手液是每次按压后取得一定的量,较少有被污染的问题,而固体肥皂则因放置和被人们反复接触,很容易被各种病原菌污染。 也有家长问:“在流动的水下洗手和在盆里洗手的效果难道不一样吗?” 当然不一样,用盆盛水洗手,祛除病原菌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如果几个人在同一盆水中洗手,不仅起不到除菌的效果,还有交叉感染的可能,染上更多的病原菌。而用流水洗手,不仅手冲洗干净了,手腕和前臂也不会被脏水再次污染。 还有家长问:“用湿纸巾擦手能代替洗手吗?” 外出时,家长可以使用清洁湿巾或免洗洗手液帮助宝宝清洁小手。但这只是应急之举,不能代替日常的洗手。 怎样在频繁洗手的同时保护好手部皮肤? 经常洗手虽然有助于预防疾病,但也容易造成手部皮肤干燥、粗糙。所以,要在督促孩子洗手的同时,注意保护好他的手部皮肤: ●用温度适合的水洗手,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选用性质温和的肥皂或洗手液; ●用纸巾或毛巾吸干双手,而不是用力擦; ●洗完手后抹上护手霜; ●经常帮孩子剪去指甲,清除指甲边缘的肉刺。 因为无论是清洁湿巾还是免洗洗手液,在消灭宝宝手上的病菌时,消毒剂的颗粒以及化学物质同样会残留在宝宝手上。当宝宝再次吮指或用手拿食物时,这些消毒剂及化学物质同样会被宝宝吞入消化道,从而破坏宝宝肠道内正常菌群。不仅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还会影响肠道消化吸收。 建议家长在带宝宝出门时可以准备几块湿润的小毛巾放在干净的塑料袋里,每用一块就放在另一个塑料袋里。这样既能清洗宝宝的小手,也不至于交叉感染。等回家后再清洗小毛巾,以备后用。此外还可以用瓶子装些水,以便在户外清洗宝宝的小手。 洗手这件事,看似小,但是对身体的健康意义重大,对孩子而言更显重要,孩子不爱洗手不要着急,找出症结,对应适合自己孩子的方式方法,用耐心、爱心让孩子爱上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才能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