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宝的疹子出来了,烧也终于退下去了。这场突如其来的幼儿急疹折磨了我们四天,影响了宝宝休息和玩耍,一定要记录下来。
4月9日晚八点左右,宝宝玩耍的时候,即使有家长陪伴宝宝也不玩,要找妈妈,别人哄不下来。抱起来发现孩子头有点热,没有太在意,好不容易哄着睡了。晚上十二点多的时候,竟然手心脚心都有点发烫了,怀疑积食了,这时候体温38度。用约5ml的35度白酒兑温水30ml,蘸水擦拭宝宝的额头、手心、腋窝、腹股沟、脚心后,手心脚心温度有下降,但是作用不大。这一晚上,宝宝没有睡好,全家人都没有睡好。这可恶的病毒!
4月10日一早测体温,依然38度,来到医院。医生看了看喉咙发红,就让化验血常规了。化验后显示,发烧可能是由病毒引起的。医生说,可能还要继续烧两三天,只要温度不到38.5度,就不用吃退烧药。医生开的药方是:扑热息痛泡腾片、退烧贴。用量:八个月的宝宝一次2/3袋。贴上退烧贴,继续用温水擦拭物理降温,体温有所下降,但是依然有37度多。晚上测体温,宝宝不配合,只测了二三分钟,体温就升高到38.3度,姥姥催促着吃了点退烧药。喂完药,喂水的时候,宝宝不舒服,吐了很多透明黏黏的液体,怀疑是把药都吐了出来,又喂了一点药!>"<姥姥太强势了,团团妈不想喂药!再过一会,宝宝头上出汗了,体温好像也降了下来。
退热帖一贴用了7个小时。连续四贴后,到了4月11日,一早起来,就发现孩子耳朵后面出了一些针尖细小的红疙瘩,额头也有一点点,体温是37.3度。下午三点睡午觉醒来,体温又到近38度,降温贴一直贴着。临近晚上体温降低了,四肢、头部也凉了一些。4月12日一早,疹子就出来了,脸上、前胸、后背、屁股上密密麻麻都是,好可怜。4月13日,脖子、大腿根都多起来了,好心疼……孩子不舒服,哭闹着叼着奶不放。可怜的宝宝只有靠原始的吸吮来安慰自己。
幼儿急疹多见于二岁以下儿童,6个月以上一岁以内的宝宝尤其容易感染。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宝宝都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一种轻微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是由空气中飞沫传播的。常见症状是持续低烧三四天,疹出烧退。宝宝低烧后要注意观察,38.5°以下一般物理降温就可以了,超过了要吃退烧药。
出疹子后,不需要特殊的护理。但是不能再用水擦拭宝宝皮肤,不能吃鸡蛋等发物,还要避风休养。母乳喂养的,宝妈也不能吃鸡蛋、鱼虾类、海鲜、辛辣刺激性食物。一般要持续一周才会自行消失,不会留下疤痕。幼儿急疹痊愈后一般不会再次发作,宝宝会形成自身的免疫力。有介绍说,春秋季节,给宝宝喝一点板蓝根可以预防。但是我觉得最好还是以规律作息、健康饮食、注意清洁卫生,提高免疫力比较好。
最后希望宝宝们都不要得幼儿急疹,健健康康、快快乐乐!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