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两年再吐槽。 这两年间,不是再没有发生过奇葩事情。但没有什么比拆散我们母女俩来得痛。 女儿已经2周八,整整32个月的育儿生活,不断上演着我们母女分离的场面,而且往往一分别就不知何月何日可以再相见。罪魁祸首,自不必说。 两年前我和老公在市区买了套房子,本以为自此可以安居乐业,但天算不如人算。婆婆连江人,从我生完女儿第一天开始就作,归纳一句就是,她带娃可以,但必须经常带娃回老家住,她老家是距市区2小时车程的郊区。 从始至终我就不答应,坚定着孩子必须在父母身边的理念。而且事实也证明我善于思考策略,可以及时矫正女儿的一些不良心理与习惯。然而她在三年前就已经编好了各种可能的理由,比如,公公以后在连江找工作做,她要回去洗衣做饭。但这个借口一直派不上用场,直到这个端午节前后。 她上上周二晚上才从老家上来,上上周四就跟我说周五大早她必须回家。因为公公终于…终于在老家找到了一份三两天的短工活,她得回去煮饭。 打个岔,我老家是隔壁市的,不懂该市方言。但这个婆婆在第一次见到我时就亲切地用本地话跟我亲切交流,即便是鸡同鸭讲,她也依然坚持了这五年的每一分每一秒。也许她觉得,用这种方式才表示得出对我的尊重。她总是解释,她不会普通话。即使她阅剧无数,韩剧日剧泰剧港剧大陆剧,统统不在话下。 说回请假,她居然开口跟我讲普通话了,而且还带上成语:“爸爸找到一个干两三天的活了,他早出晚归我特心疼,我要回去给他煮饭…洗衣…(做牛做马)” “周五就回去?能不能周末过完再走?好不容易熬过工作日,我想陪陪女儿。” “不行呀,就是这两三天你爸爸需要我,” “…”我闭上嘴巴,心想,公公比婆婆能煮得多了,再说,谁还不是被生活折磨过来的,“熬熬这两天,这不就端午节了么,你不是要呆在老家10天吗?能不能把这周末给我和女儿?” 讨价还价无用,这个借口很狠,你要是拒绝嘛,她就会指摘媳妇不孝。这毕竟是婆媳场上混过来的活化石,尽管她也只是一枚新晋婆婆,专业坑公婆媳妇50年。 幸好最后,老公用一句我听不懂的连江话封了她的嘴。 临行前,我问下周三(6月20号)会上来吧。 “不一定,如果我的叔叔生病了,就…” …“神马?你叔叔,你还要为你叔叔负责!!?” “万一他走了,我得…(披麻戴孝)” 我心想,你叔叔知道你在诅咒他吗? (她是巫婆,因她诅咒和私心害死的人还少吗?她公公和大伯哥) 过完端午节,终于盼着女儿可以重归怀抱,我打电话问,可以上来了么? “呃…” 这下不好了,他叔叔真的… “是这样的,不巧你爸爸又找到了一份三四天的短工,我得周天上来。” “神马???”一个借口上次没生效,这次竟可以再用?“你端午节要过半个月呀!” “不是的,你听我说,你爸爸早出晚归真的很辛苦…” “辛苦,我也辛苦,想女儿想得我神经错乱,你…必…须…这…周…三…就…给我上来” 后来,就是今天,我再打电话过去问归期。她说没打算回来呀,还是原计划周天。还指责我讲不通。我回一句,那么爱回去,你好好在家伺候着,孩子给我送上来!我自己想办法带! “好,宝宝我给你送回去上来” 老人,你可要说话算数! --------分裂的分割线--------- 话说楼主,你上班没时间带娃,老人想在老家带或市区带,那是她的自由呀? 没错,这是她的自由。可是我也有我的自由,我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我还有亲妈可以帮我忙,凭什么婆婆你不配合带娃,就一定要像鼻涕虫一样黏着我。 这样的对话有过: “不想带娃可以不带呀,我请我妈来带。” …“你在市区房子必须给我留一间,我随时要上来骚扰你们。你妈老了没人养了,头发掉了很多,指甲坏了,所以你借机让她带娃,养她(门都没有)” “你狠,那你还是自己带吧” … 就是这样的人。一个月2000钱给她买菜,她觉得自己比佣人还不如。要是同样的钱给我妈买菜带娃,她会觉得我在养我妈。而且家里有洗衣机,洗碗机,扫地机,白天管好三餐,溜娃,最多晒洗衣服,我怎么就让你成佣人了,而且还是一个月缺勤大二十天的佣人。在她面前提过我妈妈近况,到最后都会包装成替她攻击我家人的利器。 我承认是一个怕麻烦的人。因为这样不讲理的人,我甚至在谈恋爱的时候想分手都不敢分手,我怕他们骚扰。 -----她的节假日----- 值得一提的是,她的节假日比别人长好几倍。譬如,端午她得想方设法休上半个月,中秋5天,国庆10天, 五一7天,寒假2个月,暑假5个月。还没算上每个月上道观陪太上老君的几天,七七八八借口一堆的假期。 所以我不干了! 我也不是当年的包子,来呀,互相伤害! 此时此刻,粑粑正看着闺女的视频,心塞~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