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家孙敬修说过: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孩子的耳朵是录音机,父母个人的言行,对于未成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替代的最有用的阳光。
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也没有十全十美的家庭教育,但层次高的父母从不当着孩子的面做这4件事。

1不当着孩子面撒谎
一天,5岁小侄女哭着跑到我的房间,跟我诉苦:“为什么妈妈可以说谎,我不行?”
她说:有一天王阿姨给妈妈打电话,让阿姨出去吃饭,妈妈说生病了就不去了。可妈妈明明没有生病,刚刚我的小朋友也约我出去玩,我也不想去,我也告诉她我生病了。结果妈妈说小朋友不能撒谎,我顶嘴,就被打了……
“妈妈上次请假带我出去玩,也是跟幼儿园老师说我生病了,为什么我就不能这么说?”小侄女边哭边补充。
父母经常说谎,而要求孩子不说谎,表里不一,再铿锵的说辞也是苍白无力。
父母要求孩子不说谎,自己为了避免社交尴尬,对别人撒谎,或为了敷衍哭闹的孩子,对孩子撒谎,这些行为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为孩子的说谎设下了模板。
托尔斯泰曾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
层次高的父母,从不当着孩子面撒谎,谎言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是谎话连篇。
2不当着孩子面抱怨
幸福的人生没有抱怨,抱怨的人生不会幸福,让孩子的人生没有抱怨,就要让自己不做抱怨的父母。
看过这样的新闻,一位叫张佳艺的济南小朋友连续多年被评为十佳少年,她的优点就是从来不看别人的缺点,喜欢赞扬别人。
媒体采访她的母亲赵女士,问及如何教育时,她说自己从来不发闹骚、不抱怨,女儿在家里从来都是夸赞谁谁特别好、谁谁特别善良……
威尔·鲍温说:“优秀的人都不抱怨。”
层次高的父母,从不当着孩子面抱怨,牢骚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是怨天尤人。
3不当着孩子面哭穷
在网上看过一位妈妈吐槽自己的烦心事。女儿自从上了幼儿园,特别喜欢和小朋友攀比,看见别人的新玩具、新衣服、鞋子总是缠着妈妈给她买。
为了改掉女儿的坏习惯,妈妈决定对女儿进行“哭穷教育”。
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她让女儿看看空荡荡的钱包,哀声叹气地说“没钱了”;学校要交报名费的时候,她故意最后一个交,还强调“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妈妈上班多不容易才挣这些钱”。
有段时间,佳佳妈总是把这些话挂在嘴边:“家里连买菜的钱都没有了”“这个太贵,所以不买”“家里很穷,所以不买”……
看见女儿再也不缠着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