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养娃神器
广告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临床问题之一,大约 60% 的足月儿,80% 的早产儿出生后 1 周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因其具有高发病率、高住院率及高致残率 而受到广大临床围产医学工作者尤其是儿科医师的重视。
最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禁止茵栀黄注射液用于新生儿黄疸引起了广大儿医生的高度关注与思考,那么除此之外,关于新生儿黄疸还有哪些需要儿科医师关注与思考的问题呢?
为此,就当前新生儿黄疸诊治中的主要困惑进行归类总结,希望对大家的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10. 口服茵栀黄还能继续用于新生儿黄疸吗?最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修订茵栀黄注射液说明书的公告(2016 年第140号)附件中明确指出,注射用茵栀黄注射液禁用于新生儿、婴幼儿。中药注射剂型由于成分复杂、药物纯度及目前制备工艺瓶颈限制,不同厂家药品质量存在差异,有一定安全隐患,所以中药静脉制剂不良反应始终居高不下 。那么口服茵栀黄还能继续应用于新生儿黄疸吗?答案是肯定的,2011 年《中华儿科杂志》发布了中华儿科学会茵栀黄口服液临床研究协作组的一项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研究结果提示茵栀黄口服液对新生儿黄疸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9. 接种乙肝疫苗会影响新生儿黄疸吗?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黄疸患儿不能按时进行乙肝疫苗接种的现象,由于目前使用的乙肝疫苗是基因工程疫苗,其有效成分是病毒表面抗原,而不是病毒致病成分,故注射乙肝疫苗不会加重黄疸,也不会延迟黄疸消退时间,故一般建议按计划免疫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国内有学者对注射乙肝疫苗对健康新生儿黄疸影响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乙肝疫苗注射不会影响、加重新生儿黄疸。
8. 母乳喂养性黄疸与母乳性黄疸有何区别?(1)母乳喂养性黄疸又称为母乳喂养失败性黄疸,是指生后 1周内由于喂养不当导致患儿进食次数减少,热量与奶量摄入不足,引起不同程度的脱水及胎粪排出延迟,经肠肝循环所吸收的胆红素量增加。其本质是由于喂养不当导致患儿摄入量减少而引起胆红素排泄降低,所以临床上应加强科学喂养宣教,早期喂养积极喂养,促进胆红素排泄,减少肠肝循环的胆红素吸收。(2)母乳性黄疸是指母乳中含有孕酮等的代谢产物、游离脂肪酸、脂肪酶或β葡萄糖醛酸苷酶等化学物质抑制了肝脏中的UDPGT,使未结合胆红素不能转化为结合胆红素而引起高未结合胆红素。患儿常于出生 2周后发病,如果可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予以停止母乳喂养三天后血清胆红素降低超过原有水平的 50%即可诊断,患儿黄疸可持续较长时间,部分患儿可持续 2~3 个月 。
5. 经皮测胆红素与血清胆红素测定有何区别?理论上二者所测定数值应该是相等的,但是由于受到光疗与皮肤色素的影响,其测量结果可能会有一定出入,尤其是在血清胆红水平较高时经皮测胆红素可能会低于实际血清胆红素水平,所以,一般经皮测胆红素超过小时胆红素列线图的 75 百分位时建议进行血清胆红素水平测定。
需要账号和密码的外链可能是钓鱼网站,为了您的账号和财产安全,请勿提供任何有效信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