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掌心宝”,只要孩子一开口要什么,长辈或者父母都会第一时间满足他,但是也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在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孩子的第一反应都是哭闹。
军军是我的大侄子,昨天嫂子带孩子去超市买一些生活用品,可能男孩子有点淘气,一到超市就喜欢玩捉迷藏,让嫂子去找他,有时候怕孩子走丢,嫂子也会一边盯着他一边买东西,后来军军看上《植物大战僵尸》玩具,因为前两天我刚给他买了一套,又要买,嫂子就不乐意了。
嫂子说“小祖宗,家里还有呀,军军:“就要那套新的,不买我就不回去。”
后面实在犟不过他,就给他买了,嫂子跟我说要是军军有颖宝一半听话就好了。一不满足就哭闹,闹得心都烦了。

殊不知,曾几何时,颖宝也是那样,甚至比军军还过分,之前仗着爷爷奶奶的宠爱肆无忌惮,一不满足他的要求就去告状,让公婆给我施压,或者直接摔东西,后面搬到我这里,慢慢也就把他的性子改过来了。
因为从出生的第一天开始,哭闹就是他们表达需求并得以生存的重要手段,所以在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宝宝哭闹是非常普遍而正常的反应。那么我是怎样让他改变的呢?
1. 能满足的尽量满足,不能满足的要坚持原则。
孩子还小,语言表达能力尚不完善,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哭闹,是很自然的事情,有些家长经不住孩子的哭闹,随意满足孩子的要求,这就相当于对于孩子的行为变相的奖励,所以当孩子提出要求时一定要把握原则,能满足的尽量满足,暂时满足不了的可以用恰当的方式,延缓,比如,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如果是原则性问题大人就应该坚持原则,否则他将来就会以哭来要挟家长。

2.孩子哭的时候家长可以适当安慰。
告诉他妈妈理解他的感受,然后平静的抱抱他,态度一定要温和而坚定,不久他就会明白家长的底线,学会遵守规则,便放弃这种哭闹的方式。

3.等孩子情绪平息后,告诉他为什么不能满足他的要求。
比如:“因为家里已经有3个类似的玩具了,所以这次不能给你买。但爸爸依然爱你”。
一定要认真耐心地告诉孩子具体的理由,不能不回应不处理,否则孩子还是会心存不满甚至留下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