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毒,中医儿科病名,是指发病与妊期期间母体的热毒有关的某些婴幼儿疾病,如疮疖、痘疹等。中国南方自古以来就有给新生儿清胎毒的做法,尤其是广东地区比较流行。也有的老一辈人认为南方的气候和水质属于热性,很热毒,为了预防胎毒,所以孕妇在分娩前都要做去胎毒的工作,否则宝宝的皮肤就容易长红疹。 中医观点:宝宝要喝“开口茶”清胎毒 在东南沿海、江南一带,清胎毒的做法就是服用解胎毒的中药。所谓“开口茶”,就是清胎毒的中药:用中药大黄、甘草分别煎汤,给新生儿先喂大黄汤,后喂甘草汤,意思是让小儿出生时先苦后甜。还有一种说法,先用大黄汤清理小儿胃肠消化道的异物,再用甘草汤泻新生儿的胎毒、胎火,以利小儿后天生长。还有些地方在小儿出生时用六神丸一粒和少许白开水喂其服下,其目的是小儿在以后生长的日子里少生疮痱。 常用的中药有甘草、黄连、朱砂、牛黄、轻粉等。有的新生儿一出生眼睛就会发红,或者出生几天后患上了湿疹,这时,家里的老人就会按习俗喂些各种各样的清胎毒偏方,有的喂黄连水,有的喂红糖水,有的喂大黄,有的喂钩藤水,有的喂珍珠粉,甚至有的用鹅蛋清火,据说这样可以去胎毒。其中最为流传的一款清胎毒方:一小撮白莲须加一个鸡蛋,三碗水煲成一碗水,快要煲好时加冰糖或红糖即可。民间还有其他各式各样的“清胎毒”方法。 西医观点:胎毒并不存在 西医认为,胎毒不存在,一些所谓胎毒的表现实际上是宝宝患了新生儿湿疹、黄疸、结膜炎、胃肠道消化不良等疾病的表现,跟娘胎里的“毒”没关系,擅自喂各种中草药汤剂“清胎毒”的民间习俗不仅不能治好病,而且耽误宝宝治疗,甚至对宝宝肝肾造成伤害。例如,黄连苦,有寒性,可以损伤宝宝的胃部功能,影响消化、吸收;朱砂含有汞和硫磺,对宝宝有一定的毒性;牛黄是食草动物的胆石,苦,性凉,不宜单味服用;轻粉即汞粉(水银),有毒。新生儿发育未完全,解毒能力低,有的中草药很可能就有肝肾毒性,对宝宝的身体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尤其是出生28天以内的小婴儿,连红糖水之类的所谓清毒食疗也不要用。 西医也认为,如果孕妇在孕期大鱼大肉大吃大补,吃过多的孕妇奶粉,食用过量的辛辣和煎炸食物,就会加重身体内的热气,很有可能会传给胎儿,而导致宝宝湿疹等。虽然会导致湿疹,但西医并不建议孕妇食用含有药物成分的食物来去除。建议在孕期的饮食上注重科学合理膳食,既要吃一些补的食物保证营养的摄入,同时也应多吃各类蔬菜、水果,确保摄入各种营养素。 减少皮疹有办法 针对一些宝宝在出生后的确出现了过敏、皮疹等皮肤问题,这种所谓的“胎毒”现象,专家认为,一般是因为宝宝在母体的子宫内所处的环境比较干净、安全,营养的摄入等都直接来自母体。出生后接触到自然界后,自然界里本来就有的各种病菌、过敏原,虽然对于大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却可能使宝宝出现上述皮肤问题。 宝宝出现的反复起湿疹的问题,其实和体质有关,是宝宝的皮肤逐渐适应外界环境时的一种免疫过程。无论是给孕妇还是小宝宝排“胎毒”,都没有科学依据,对于孩子出生后可能出现的这些皮肤问题,目前尚没有科学研究发现是可以在怀孕期间预防的。而且乱服药还可以对胎儿、新生儿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如果宝宝出现的上述皮肤问题并不严重,尽量不要用药,而是补充一些维生素c等就可以了。如果孩子的情况比较严重,可以考虑局部用药。另外,在孩子出生后坚持4到6个月的母乳喂养,母乳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免疫力、抵抗自然界的这些侵扰。 所以,各位准妈妈,不妨多喝点水,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多吃瓜果蔬菜,豆类食品含有比牛奶更为丰富的蛋白,而且大豆蛋白是最安全最有营养的蛋白,所以多吃豆类食品有好处哦。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