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婴儿来到世界的第一声就是哭声,哭是婴儿的天性。而最困扰妈妈的也是婴儿哭,有些爱哭的孩子简直让妈妈谈哭色变。确实,我们想象下,一个0-3个月的婴儿哭起来,他基本就是不看(视觉系统没发育好,根本看不清)、不听(听觉系统没发育好,基本听不清)不懂(没有认知,根本听不明白),很多妈妈使出绝招,也只有望洋兴叹的无奈。 通常,婴儿哭主要有两大类原因,因为都涉及具体,相对比较好解决: 一是婴儿正常的生理需要被忽略,比如,饿了,尿了,通过哭,他是在提醒父母,要注意到他的需要。这就和成人说话一样,是种表达方法。一旦需求达成,很快,他就会停止哭闹。 二是婴儿身体不适,通过哭闹发泄情绪,父母必须及时给予诊治。一般来说,病情越严重,哭闹越厉害。病情严重,必须上医院诊治。如果只是轻微的不适,为避免医院交叉感染,建议父母多观察,向家里老人、周围亲朋,或网络平台上求助,自己尝试着做些处置。我孩子在三个月大时,有几天每晚十点,都会从梦中惊醒,哭闹一会。我根据症状,查找各类书籍,推测可能是蟯虫病,按照我父母给我的建议,晚上用蓝汞药水,涂在屁眼周围。当晚,婴儿就睡安稳了,哭闹现象也消失了。 还有一种婴儿哭。按妈妈们描述,就是莫名的哭。婴儿一旦哭起来,非常难哄,而且会越哭越厉害,持续时间较长。面对这种情况,很多父母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更不用说解决问题。这就是我今天想要重点谈得一种哭,即,婴儿的心理需求,因缺乏安全感而哭: 1、小婴儿会有心理需求吗。 很多父母会认为,这么小的婴儿,啥也不懂,怎么会有心理需求呢。其实,这是成人的一个误区。婴儿越小,心理需求越大,比成年人更需要呵护和安全感。 2、小婴儿心理需求的来源。 每个胎儿在母体里的时候都是有记忆的。胎儿在妈妈肚子里成长,子宫给他安全感。婴儿一旦离开母体,陌生的环境会使其心理产生恐惧,哭就是表达不安全感。 3、如何满足其心理需求。 在《挑战不可能》的舞台上,外国儿科专家汉密尔顿用自己30年的育儿研究,“5秒哄娃”动作在现场成功将哭闹中的孩子“转哭为静”。 “5秒哄娃”动作关键就是:婴儿身体蜷缩着,头部紧贴前胸,双手交叉在胸前,两手握拳,抵在两边脸峡处。 这个动作就是帮宝宝找回在妈妈子宫内的记忆的动作,当宝宝做出这个让他有安全感的动作时,自然就不会再哭泣。 作为父母,最好是抱起孩子,将孩子屁股紧贴母亲身体,用胳膊将孩子身体蜷起,用双手托起孩子小拳头,帮助孩子完成这个动作,再轻轻摇一摇,宝宝很快就会停止哭泣。 4、多长时间能停止哭泣。 对于0-3个月的婴儿,只需要5秒,婴儿就会停止哭泣。随着婴儿长大,这种方法将会逐步失效。 各位新手妈妈,如果你也正遇到孩子哭而束手无策,不妨也试试这个5秒哄娃动作吧,也许会给你一个惊喜哟!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