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杨益妈妈。 有些宝妈们可能疑惑杨益那么小。我为什么会给大家分享3-6岁的育儿知识呢。哈哈,因为我有一个五岁的大侄子,今天去给他开家长会,刚好学校里请了一位育儿老师在讲关于幼稚园小朋友的人格素养,听完之后我很有感触。育儿和教育是不分年龄的。所以我决定把我听到的内容给大家阐述一下。可能有些地方说的不是很对,也请大家原谅,毕竟一孕傻三年嘛。😂 我们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其次学校是第二位。请各位家长记住这句话! 课堂的开始,老师呢就给大家提了一个问题。在我们的家庭里有很多的成员,比如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还有兄弟姐妹和孩子。那么在我们的心中谁是最重要的呢?当时在做的有爷爷有奶奶有爸爸和妈妈。回答也是五花八门,大部分都是觉得孩子最重要。没错啊,当时我也那样想。然后老师就说了,你们都错了。父母总会离开我们,兄弟姐妹有一天也会各自成家,孩子终究会有自己的家庭。而永远陪在我们身边的是我们的爱人。没错,是我们的爱人。只有夫妻之间相互和谐有爱。才会给孩子更好的成长环境。如果有一天孩子问你,妈妈你最爱的人是谁,你一定要说是爸爸。一个家庭的和谐程度完全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咱们可以换位思考,我们的爸爸妈妈每天都当着我们的面争吵,打骂,没有任何爱的浇灌,我们的心理会充满爱吗?会对这个世界充满阳光,毋庸置疑不会。所以,每当孩子问我们我们最爱的是谁,我们要告诉他,是我们彼此的爱人。问爸爸,爸爸就说是妈妈,问妈妈妈妈就告诉他是爸爸。让孩子从小就知道他是生活在充满爱的环境里。 其次,就是3-6岁孩子的四大特征。1哭闹.2哀求.3死缠烂打4.赌气。当孩子到了三岁以后她会开始有自己的心理需求。比如现在的孩子都有特征逛超市,一旦进入超市内就会开始无休止的索求。买这个买那个。不满足他的心理需求他就哭想尽一切办法,有的孩子会撒泼啊,哭闹啊哀求啊。让人头疼不易,但是他是真的想要那些玩具,和那些吃的吗?并不是,这个阶段的孩子心理刚开始懂得满足感,有些孩子买了?根本不吃,也不玩。他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那么,作为大人的我们难道就要一直答应他无理的要求吗?并不,老师给出四中针对方法1.有原则的拒绝2.以退为进3约定延迟4.善于善后。那么我们来说第一种,第一种是有原则性的拒绝必须让孩子知道,有些事情并不是他想要就可以做到的。比如睡觉前刷过牙后他想吃糖。这个时候就应该告诉他这件事时候是不可能。我们这个时候也可以提一些很无理的要求。比如说我想吃天上的月亮。这样一来孩子会意识到有些事情是不可以去触碰的,无论你怎么哭闹。第二种以退为进,这招我经常用来对付我侄子。举例,带他去超市非要玩具,可明明这个玩具家里已经有了。并且他也不爱玩了。可他依旧坚持要买。这个时候呢,我们可以先答应他。说好,我给你买。记住这句话,好,我给你买。但是,你为什么要这个玩具呢?可以玩啊。明明家里已经有了这个玩具了啊,你也不爱玩了,你确定还要吗?这个时候他自己就会主动的说不要了。我们首先要肯定他的需求,其次在询问他为什么要这个玩具,然后在告诉他他已经有了或者有了类似的玩具了。我说过,这个年龄的孩子主要就是想在心灵上的到满足。一定要记住那句话:好,我给你买。 肯定他的需求满足他。3.约定延迟,对于孩子我们可以实行奖励。举例门口外面有个泥坑,有个小朋友走过去摔了一身泥,可是他拿了一块木板把他垫了起来。这个时候呢,我们告诉他他做的很对。这件事情是一件正确的好事,要奖励他一块糖果,或者出去玩一天。但这个奖励不能在当天就实现。最好是隔天,或者是等几天。因为在3 到6岁这个阶段。小孩子基本没有什么记忆力的。今天的明天就忘记了,所以我们要在第二天的时候再次给他提起。昨天的他做的有多棒。这个时候呢,他会重新记忆起来,自己所做过的对的事情。相反,惩罚更是要有的。惩罚在奖励里相互交换是对孩子最最有用的惩罚了。比如说他今天不听话,把哪个小朋友打哭了呀,或者推了哪个小朋友了。那么我们可以告诉他这样是不对的,如果下次再这样上次说好的奖励就不在会实现。让孩子意识到是非的重要性,并不是所有的事情只有奖励。第4个呢,善于善后。这个很重要,要让孩子从小独立起来。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父母的不要过分宠爱孩子。让他学会自己处理一些小事,从而培养人格的个体独立。 好了,接下来说什么是人格素养呢。老师将他分为了三类,简单明了的三类。1.自立2.自信3.自我约束。妈妈们应该都好理解的吧。自立,很简单就是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穿衣服拉,吃饭拉,可以适当的帮助我们做一些家务拉。然后呢就是自信,特别重要的一点自信。等下会深入讲。还有就是自我约束,自我约束呢就是孩子的克制力。那么知道了什么是人格素养之后,我们怎么培养健康的人格素养呢。1少夸奖多鼓励,对于孩子来说夸奖远远比鼓励的作用更大,赞美的话可以说,但是三两句是好的,经常说会让孩子浮躁。比如孩子画了一幅画,你说哎呀看我家宝宝就是聪明,就是有天赋。但你换成鼓励试试呢。宝宝,你真棒,这幅画画的真好。下次你会画的更棒对不对。赞美可以有偶尔就好。2.少言传多身教这一点不知道有多少爸爸和妈妈可以做到的。举例说个现在孩子的特有特征吧,玩手机,看电视,玩游戏。让家长们各种挠头,觉得根本没有办法去根治。我想说你在告诉自己家孩子不要玩手机的时候你在干嘛?和孩子说话的时候你有直视他的眼睛吗?有感受他的情绪吗?想要孩子放下手机,自己先从本身做起。如果孩子一回家,你就放下手机,和他玩耍,陪他写作业。抽出时间多多陪伴,久而久之他还会继续玩手机吗?不会,因为他有了比玩手机更好的时候,就是父母的陪伴。 。3.不要包办孩子的一切。现代父母大概都是一个或两个孩子。三个的都很少了,每个孩子都是自己的心头肉手中宝。都很大了,还在帮忙穿衣,帮忙吃饭,我过很多都上中班,甚至于大班的孩子,家里奶奶啊妈妈都还在继续喂饭。我就问为什么要喂饭呢?她们说怕孩子吃不饱啊,怕他吃的慢上学晚了啊。我就感觉很无奈,吃的饱不饱他会不知道吗?他已经不是襁褓里的婴儿,不会说,不会表达。他在幼稚园都可以自己吃饭为什么回到家里就不可以呢?怕他吃的慢上学晚?可笑至极的理由,这些都是做家长的借口。怕上学晚就早做饭,孩子在学校都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吃完饭,一起上课。为什么回到家里就什么不能自理呢?这是一个值得大家反思和深思的问题。过分的宠爱不是爱,是伤害。4.严禁去摧毁孩子的自信心。这个每位父母简直都是信手拈来好嘛。孩子不听话时,哪里做的不好时,你们就爆发了谁谁家的孩子都那么乖,谁谁家的孩子都可以做到你为什么不可以。你就是不如人家,巴拉巴拉一大推。我们的童年也经历过的吧,就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以至于就算我现在做了人母,有什么事情给我妈妈说的时候,还会怕她会拿我去比较。有时候做家长的过了那一会嘴瘾,可是对于孩子来说有很大的阴影和伤害。3-6岁的孩子是完美的,所有的不好和缺点都是我们强加于他的不要乱下定义给三到六岁的孩子她们并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比如说孩子在厨房打碎了一个盘子,我们过去问他盘子是不是你打碎的?他会说不是啊,是爸爸或者家里有的成员打碎的。这个时候不要去责骂孩子说就是你打碎你不承认,你这孩子怎么这样,还说谎。厨房明明就你自己在,就是你打碎的。是啊厨房明明就他自己,也是他打碎的他为什么不承认呢?那是因为在孩子的思维里他知道他打碎了盘子是不对,可是他不知道怎么表达,所以他会把这分责任去推脱掉。此时呢,需要我们家人去引导,告诉他打碎了一个盘子并没有什么事情,他不会影响什么啊。我们照样可以吃饭,家里依旧可以生活啊。所以呢,下次的时候你就告诉我好不好。就算是你打碎的也没有什么的啊。嗯对,要去引导孩子,先安抚他的恐惧和紧张告诉他就算盘子碎了也不影响什么,生活照样继续。引导孩子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最后呢,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小测试,伸出你的食指和拇指那个计较灵活呢?大家都一样的吧都是食指对不对,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食指用的很多,大家可以自己想一下,我们吃什么东西的时候就会伸出食指尝下,责骂孩子的时候也是用食指指指点点。而在国外,或者香港,他们反而是拇指特别灵活。为什么呢,有些看港片的应该都知道,她们经常用的一个姿势,就是伸出拇指放在胸口,表示你很棒。在以后得生活里,希望大家多用拇指,少用中指。善于发现别人的缺点不见得是能力,发现别人的优点才是最大能力。希望爸爸妈妈多看看自己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而不是千方百计的去挑捡孩子的缺点。生活环境和父母的引导决定孩子的一生。 最后呢,我想说,如果你的宝宝已经进入幼稚园了,那么请你每天务必抽出半个小时的时间来陪他。这半个小时内不要把他当做孩子,请把他当做一位成人,当做你的朋友。尝试和他聊一些比较成人的化东西,比如光头强是不是个好人呢,为什么呢。这些看似幼稚的问题可以让孩子更早的成熟起来。当然了,理论只是理论,还是要和实践并存的。并不是要大家非要这样去做,而是对孩子的这个成长过程有所了解。有问题时不必感到不知所措。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