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愿意同一个衣衫不整,看起来脏兮兮的孩子变得亲密,甚至拥抱亲吻吗?
恐怕你不会愿意。
前段时间有一个很火的视频,内容是同一个小女孩穿着不同的服装走在公众场合,测试人们的反应。
当小女孩穿着干净整洁的时候,好心的路人就会停下来与她聊天,问她是否需要帮助。但是当她衣衫褴褛、满脸灰尘地出现在街头,尽管此时看起来更加孤独无助,但也没有一个人愿意多看她一眼。把实验的场景转移至餐厅,结果并无二致,甚至还有人让服务生将小女孩赶出餐厅。
我们从小就被告诫不要以貌取人,并以此教育我们的孩子——内在美与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不要讲究吃穿,更不要与人攀比。但这个社会的现实是人人都在“以貌取人”,且不分地域不分年龄。我们无法改变孩子的容貌,却能为她合适地打扮。当孩子以一种整洁得体的形象出现,也更加容易获得她人的亲近和认可,从而成长得更加自信。
美是永恒的竞争力。带孩子从小接触审美,教她怎样辨别美,多让孩子接触美好的事物(这里不单指衣物,更是美好的自然、美好的风景)这并不会令她的心智“早熟”,滋生与人攀谁的裙子更漂亮,谁的首饰更名贵的念头。相反更能使她变得理智,因为她早已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念,拥有自己的独特气质。
所以当婆婆或者妈妈埋怨我们给孩子添置新衣不够节俭;当很多人认为带孩子看绘本、展览是浪费时间,反正孩子也不一定能记住。我们依然要坚持相信:今天给孩子的审美教养,会融入她明天的气质里。孩子终究会长大,但她们童年经历的美好不会被抹掉,都会潜移默化地成长为她们未来的阳光。
(来源于网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