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了,来个育儿谣言大合集,亲们看看自己或者家人中招没? 1 给宝宝买吃的,有“儿童”字样就安全? 实际上,为了让孩子爱吃,大部分儿童食品只是做得口味更好了。这个“口味好”,可能意味着更不健康。而在包装上印上“儿童”字样,价格自然就上去了,也能让家长“放心”买单。 宝宝食物别看“儿童”字样,要学会看营养标签: 优选低盐低钠,建议不超过300mg/100g 配料表里尽量以天然食材为主(比如面粉、牛奶、鸡蛋、水果、水) 配料表名单太长的,pass 2 乳牙反正要换掉,没必要天天刷吧? 乳牙龋齿严重会影响宝宝的咀嚼能力和营养吸收,甚至影响将来的恒牙生长。口腔变形、牙齿歪斜、语言功能也都可能受到影响。 守护宝宝的牙齿健康是大事,千万别偷懒: 从萌出第一颗牙齿开始,就应该给孩子刷牙 如果长出两颗相互接触的牙齿,就要开始使用牙线了 1岁开始戒奶瓶,18个月大时完全戒除 1岁前就要看一次儿科牙医,每年拜访牙医1~2次 3 宝宝头有点偏,买个定型枕来纠正纠正? 很多婴儿睡眠猝死综合征,都和婴儿床上多余的枕头被子有关。而且新生儿头骨很软,大部分情况下,宝宝的头型都能自行矫正,无需用定型枕! 不睡定型枕,怎么给娃养个好头型? 睡觉时,经常帮宝宝换换头部方向 让宝宝多趴、多趴、多趴 醒着时多抱抱宝宝,减轻长时间躺着对头部后方的压力 玩耍时,爸妈可以在不同方向讲话或用玩具吸引宝宝转头 4 宝宝发烧,盖上被子捂捂汗就能好? 发烧其实不是坏事,反而对我们身体免疫力有正向的帮助。 但是我们的身体没有办法一直忍受持续的高温,在退烧的过程中,身体会通过排汗、想喝水、想睡觉,把体温向下调节到37度。所以排汗是体温中枢把体温往下设定的结果,而不是退烧的原因。 并不是闷出汗来就会退烧,不正确的捂汗甚至会给孩子带来脱水、高热等危险。 宝宝发烧了,应该这样护理: 孩子觉得冷就加衣服;觉得热就脱衣服,帮身体早点回归正常温度最重要 打开窗户、开空调或用风扇使室内空气流通,会让孩子更舒服 发热出汗及时补充水分对防止脱水、更快恢复很重要 5 奶粉营养好,至少喝到3岁? 1岁之后,只要三餐营养均衡,就没必要依赖配方奶粉;而且长期饮用配方奶的宝宝,可能会比喝母乳、牛奶的孩子更容易发胖。 那么,到底什么时候可以喝什么奶? 1岁以内的宝宝,肠胃还没有准备好喝牛奶,必须喝母乳或者配方奶 1岁后就可以喝牛奶了。1~2岁喝全脂奶,2岁后可以喝低脂或脱脂奶 不管是喝牛奶,还是喝配方奶,宝宝们都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 6 没头发、出汗多、出牙晚,都是缺钙惹的祸? 关于宝宝头发少、出汗多、出牙晚,真相是酱紫的—— 头发少:1岁内的宝宝不长头发很正常,毛囊还没发育好呢,2岁后就慢慢茂盛起来了。 出汗多:多半是热的!先看看是不是给娃穿多了、盖厚了是正事。 出牙晚:宝宝的出牙时间受遗传等因素影响,迟点早点真的不用太担心。13个月后出牙才算出牙晚,18个月后还没有出牙的话,才需要看牙医。 做好这3点,宝宝不缺钙: 奶量充足:1岁以内的宝宝,每日奶量不少于600ml;1岁之后,每日奶量保持在300~500ml左右 补充维D:美国儿科学会建议一直补充维D到儿童、青少年时期 膳食均衡:除了奶制品以外,给孩子搭配一些含钙量高的食物 7 自费疫苗不安全也不那么重要,没必要给孩子接种? 由于国家财政压力、我国人口基数大以及疫苗供应等原因的影响,疫苗有了一类疫苗(免费)和二类疫苗(自费)的划分。必须要明确的是,自费疫苗不是不重要,也并非不安全,只是国家没钱买单。 自费疫苗到底要不要打? 只要经济能力允许,最好给孩子接种二类疫苗 疫苗对减少病毒的感染、以及感染后减轻病症程度等都能起到重要作用 大部分必须接种的疫苗已经列入一类疫苗,如果因为经济压力对二类疫苗纠结,不打也不用太焦虑 8 多吃才能长大,白白胖胖才健康? 以胖瘦来衡量宝宝健不健康真是一个天大的误区! 看宝宝长得好不好—— 2岁以下生长曲线才是黄金标准; 2岁以上可以借助体重指数BMI来估算身体脂肪含量: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肥胖宝宝的健康风险,一定要警惕: 肥胖会增加宝宝患糖尿病、高血压、癌症、心脏病等的风险 儿童肥胖会明显增加脂肪细胞数量,长大了也很难瘦下去 肥胖还可能会引起性早熟,影响他成年后的身高 肥胖还可能影响女宝宝成年后的激素分泌,甚至影响生育 9 咳嗽会咳成肺炎,赶紧给宝宝吃止咳药? 肺炎会导致咳嗽,但咳嗽不会引发肺炎。担心肺炎?还是让专业医生判断最靠谱。 咳嗽最重要的,还是别乱吃药: 止咳药:美国FDA建议2岁以下的孩子不应该吃任何一种非处方止咳药;这些药物对6岁以下的儿童无效且可能存在严重的副作用 感冒药:感冒是自限性疾病,不用药也会自行好转 抗生素:多数感冒是病毒引起的,使用抗生素无效 10 如厕训练越早越好? 把屎把尿并不会让宝宝更早学会自主如厕,等到宝宝具备排泄控制能力后再进行如厕训练,才是最佳时机。 如厕训练最佳时机的7个信号: 宝宝对坐便器或穿内裤感兴趣 能听懂你的指令并乖乖地照做 想上厕所时,能用语言、面部表情或其他姿势来表达 能保持 2 小时以上屁屁干爽 主动拒绝在尿布上尿湿或便便 已经学会拉下和提起裤子的动作 在养娃这件事情上啊,哪怕是一些高学历的精英,一旦成了爸妈,碰到孩子头疼脑热、吃喝拉撒那些事儿,也难免慌了神。而听父母说的、从网上搜的知识又是各有说法,有些不靠谱的经验甚至害了娃都不知道。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