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小记者金洋】种子达人种植日记
2018年4月15日~21日第一周记录
这篇日记不是妈妈的记录,是金洋自己的记录
话说,金洋同学很幸运的入选了科学通讯社和北京农业博物馆联合举办的【科学小记者+种子达人】活动。4月15日参加了农展馆和科技报联合举办的“乐享自然种植活动暨种子达人启动仪式”。不负春光,不负人间四月天,开启“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模式。下面是金洋发表在【青少年科学院】【科学通讯社】上的三篇种植日记,也记录了他这一周的种植情况。
2018年4月16日 系列记录1 金洋
大家好,我是田金洋,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2018年4月15日,我参加了农展馆和科技报联合举办的“乐享自然种植活动暨种子达人启动仪式”,老师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春天正是播种的最好时机,我们要不负春光,不负人间四月天。
活动期间,我们了解播种的方法,学习写作技巧,还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农展馆的土壤馆和农具馆。拍完合影后,迎来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排队领种子和花盆。我真希望快点轮到我,好尽快揭开心中的小谜团,种子到底长什么样啊?
回家后,我迫不及待的按照老师培训时的要求做了三部曲:1.认识我们要种植的三种植物种子——穿心莲,朝天椒和生菜。穿心莲的种子小小的,像一粒粒的沙子。朝天椒的种子可能是我们每个人都见过的,就是青椒或者辣椒里常见的黄色圆扁片。生菜的种子我平生第一次见,灰色的,梭子形状,很轻,很小,弱不禁风的样子,好像一吹就会散掉一样;2.用55度的水把种子浸泡20分钟,我很担心小小的种子被烫坏,不过他们看起来好像没什么事。我想这大概和我们泡温泉是同一个道理吧,看着热,但是泡在里面却很享受;3.让种子在30度的水里睡十小时的觉,我也该去睡觉了,不过不是在水里,不知道种子在水里睡觉是什么感觉。
第一天能做的事情就是这些,哦,对了,还得请妈妈上淘宝买种植用的土,因为楼下可见的土可能会有虫卵,不能随便用。希望明天就能种植了。
2018年4月17日 系列记录2 金洋
浸泡了24小时以后,浸泡得水都有了一些浅浅的颜色(证明种子有点脱色)。浸泡朝天椒的水是淡黄色的,浸泡生菜的水好像茶叶水一样,浸泡穿心莲的水没有太多的变化。
把水倒掉以后,再仔细观察这三种种子,似乎比昨天都大了一小圈。如果仔细的看,好像都鼓起来了,个别的还露出了白色的小胚芽,好像伸出小舌头一样可爱。
穿心莲的种子像一粒粒的小米,但是没有那么圆滚滚的,是不规则的形状;朝天椒的种子最有杀伤力。把鼻子凑到浸泡的水或者种子旁边,可以闻到辣味。开始我以为是错觉,等我把它们从水里捞出来晾干的时候,没过多一会儿,我的手就有一种隐隐的刺痛感。妈妈说,洗辣椒的时候手也会疼,我想这大概就是辣椒的一种自我保护吧;生菜的种子泡发后有点儿像芝麻,更像放大几千倍的草履虫。尽管泡了水,他们还是那种轻飘飘的感觉,很难从水中顺利捞出来。
有一句话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连小小的种子也不例外。浸泡的时候,有的种子沉下去了,有的种子浮上来了。有可能他们还没有长得太圆满,把水倒掉的时候,浮起来的种子就顺着流走了,他们就是被淘汰掉的第一批队员吧。默哀一分钟,为了这些早早退出竞争的可怜的小种子们。
2018年4月19日 系列记录3 金洋
经过漫长的等待(其实也就一天),网购的土壤终于到位了,我迫不及待的想把土往花盆里倒。妈妈拦住我说:“你看,盆底有这么多透气孔,如果直接洒土,势必会漏出来。”真是一语道破梦中人,妈妈这么一提醒,我立刻想起来,在种植课上老师的一席话,当时我还举手回答了这个互动问题,到现在我还记得当时自己给出的答案:“陶粒既能吸水,又能透气,还有比较好的保湿功能,是铺底的不二之选”。怎么到自己做的时候就忘了呢,真是“欲速则不达啊!”
我们先在花盆里铺了一层陶粒,陶粒铺了大约两三厘米的厚度,就看不到下面的缝隙了。我们又在上面均匀的撒上差不多六厘米厚的土壤。土壤用的是营养土。记得参观农展馆的时候,讲解老师告诉我们:“东北的黑土地是最肥沃的土,非常适合种植。”于是我特意请妈妈在网上买了这种黑土作为种植土。
现在到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播种”:穿心莲的种子相对来说比较少,所以我用了点播的方式:在土里挖了好多个小坑,每个小坑里放3到5粒种子;生菜和朝天椒的种子相对来说比较多,所以用了撒播的方式:把种子均匀的撒在土壤上,最后再像盖被子一样给它们铺上一层薄薄的土。
为了让土壤保湿,我把喷壶调到喷雾状,给土壤喷了水。我觉得种植就像“做汉堡”,陶粒铺底→盖一层土→播撒种子→再盖一层土→喷水保湿,是不是特别像做一个特殊的汉堡。种植工作到此告一段落,好希望尽快看到小苗的样子呀。
活动当天的盛况,全体小记者合影
春天是播撒希望的最佳时间
老师给孩子们上了种植课,还有写科学报导的特别指导
然后进入参观农展馆环节
农展馆里有很多展厅,每个展厅都记录着不同的故事
孩子们先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土壤标本陈列展厅】
由于参加活动的人较多,展厅又比较狭小,为了确保安全,不允许家长一同前往,大多数家长都选择了在门口晒太阳等待。金妈为了不辜负春光,不枉费难得来趟农展馆,问了带队老师活动计划后,直接参观下一个展厅,打了个时间差。
我先看的是农具厅
参观的时候,周围一个人没有
认认真真享受了参观专场
事实证明,这样选择还真是完美的利用了时间,虽然没有听到讲解员的讲解,但自己看文字和展品也是一种体验。我参观完农具展后,金洋他们小记者正好参观完土壤展,交换场地。
土壤展厅
土壤质地简易测定方法
合影留念的时候,排一下“狗仔队”家长阵容
领到物料后,和活动的组织者之一闫婕主任合影
农展馆里面就像个小公园
开遍了二月兰的“公园”一角
幕后摄影师妈妈也露个脸,摄影者:金洋
(这个做作的姿势被批评老套了,对老妈妈要求太高)
回家后把当日的收获梳理一下,然后上网买土和其他物料
认识各种种子,具体的描述他都写到观察日记里了
陶粒可以吸水,播种前撒一层垫底
种子需要泡水12-24小时,以便尽快发芽
隔天,种子泡好了,土也到位了
聪儿弟弟特别喜欢帮哥哥(捣乱)
点播撒播学问多多,金洋同学收获不少,继续记录吧。
妻子看起来更性感、更有女人味了,给她准备一些宽松的...
更多关爱提醒:关于孕妇防辐射服的传谣与辟谣已经持续了很多年,甚至入选过媒体评选的十大生活谣言,可相关...
1827
需要给妻子买防辐射服吗?
关于孕妇防辐射服的传谣与辟谣已经持续了很多年,甚至入选过媒体评选的十大生活谣言,可相关辟谣解读似乎并...
1997
妻子要不要穿防辐射服?有用吗?
关于孕妇防辐射服的传谣与辟谣已经持续了很多年,甚至入选过媒体评选的十大生活谣言,可相关辟谣解读似乎并...
1997
都知道“防辐射服”是伪概念,为啥孕妈们仍热衷穿它?
关于孕妇防辐射服的传谣与辟谣已经持续了很多年,甚至入选过媒体评选的十大生活谣言,可相关辟谣解读似乎并...
1854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