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媳妇常跟我炫耀说,在网上看到好多爸爸开始写育儿体验,写的可好了,我看了两眼说道:“这有什么,我也能写啊”,“那你写啊”,“写就写,我写的肯定比他们写的好”,“那你就写啊”……好吧,写就写! 2018年6月21日,据我们“一墙之隔”的小宝宝终于和我们见面了,感谢媳妇的辛勤孕育,感谢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我得小天使终于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准备迎接我们3个家庭6口人最无私的疼爱。 说起养宝宝,妈妈的付出肯定是无与伦比的,爸爸一般面对宝宝都会不知所措,对于新手爸妈来说大都充满了对未知的挑战,也就难免有些惶恐。“我自己还是个孩子呢,怎么去抚养教育一个孩子啊”,“我自己都照顾不好自己呢,怎么懂得照顾好娇贵可爱的小宝宝”,但你只有去勇敢面对,你才会发现,其实养孩子并不需要什么晦涩难懂的技能,你只是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学习,用心去陪伴,和宝宝一起面对一个又一个的困难,然后一起战胜它,这就是成长。 尤记得宝宝没出院的时候,不敢抱、不敢碰、不知道怎么喂奶、不知道该干啥,宝宝一哭就觉得是饿了,往妈妈旁边一放想让她吃奶,发现她还不会吃,妈妈确实也没有奶,赶紧转战奶瓶,沏奶粉,发现不知道该沏多少、沏多热给她喝;想喂她,却不知道该怎么抱,只能靠陪护。当时感觉我能做的就只是等她睡着了,然后在她床边默默的看着她,不敢出声,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喘,就怕吵到她,她一有动静,我就立马叫陪护,然后自己在旁默默的学着。当时医院也很热,就想早点回家,回去环境好点能好好照顾老婆孩子。 谁知道事与愿违,宝宝黄疸高,需要照几天蓝光才可以,还要征求我们的意见,因为照蓝光有一定的副作用,感觉一个个的选择和责任已经开始悄然降临了。我们只能先查阅资料,了解黄疸的危害、治疗手段、治疗副作用、风险大小、宝宝住院、妈妈出院、母女分离对母乳影响等多种因素,综合权衡为宝宝做出决定。最后当然还是宝宝独自住院接受治疗,妈妈提前出院回家疗养。 但是回家后又面临一个问题,妈妈和宝宝分离,妈妈涨奶厉害,宝宝又不在身边,所以只能靠吸奶器慢慢吸奶缓解,但是奶水又不通畅,所以这几天你总可以看到,媳妇胸硬的和石头一样,然后自己默默的做到床边,一直吸奶,我和父母就一直帮她按摩下奶,一直帮他消毒吸奶器,几乎每两个小时就要循环一次,不分昼夜。要命的不见效,这样折腾了三天也没吸出几毫升奶,媳妇也涨的难受,当时各种敷土豆,请通奶师都试了,但都没有见效。 转机就发生在月嫂到来,当时宝宝也可以出院了,母女俩终于团聚了,开始了在家的正常疗养。说到月嫂,不禁要做个广告了,我们的月嫂还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比如通奶,月嫂在来后每天都给媳妇按摩通奶,真的揉通了,由原来一天挤不出几毫升到当时揉完直接小喷泉,困扰了我们几天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这点十分感谢月嫂,当自己尽全力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人来了没两下就将问题迎刃而解了,确实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除此之外,月嫂也确实非常辛苦,月子的宝宝吸力不够,每次吃奶都特别慢,还不爱吃,所以我家宝宝每次吃奶都要持续将近1.5小时,左胸吃半个小时,右胸吃半个小时,完了还不够,还要追奶瓶半个小时,每隔3个多小时就是一循环,所以你就看我家不管白天黑夜,月嫂往媳妇床边一坐就是1个半小时,在那辅助宝宝吃奶,还要抽空做饭、洗衣服、刷奶瓶、给宝宝洗澡按摩,一天基本从白天到黑夜都不闲,所以月嫂的高收入也不是那么容易拿的。虽说是雇佣关系,但我家月嫂在照顾宝宝时真的是出于爱心,想想那么可爱懵懂的宝宝只认你,谁的心都会被融化。 月嫂在的时候还是挺轻松的,我和媳妇基本什么都不操心。“阿姨,宝宝拉了”、“阿姨,这样行不行,那样行不行” “阿姨,宝宝该洗澡了”“阿姨,宝宝又哭了”……这就是我们新手爸妈月子里的生活状态。但轻松的日子总是短暂的,月子过后,月嫂也终于到了离开的那天,宝宝的一切终究还是要靠父母的,当时觉得心里也比较忐忑,没有了“老师在”,未来又充满了各种未知的挑战,不知道自己能否应对,宝宝仿佛也能感知到这一切,月嫂走的那天就是哇哇的折腾了一天。的确,我们家从大到小都在努力适应着,对于未来,虽然充满不确定,但也还是满怀希望勇敢的去面对。 自己开始带孩子,点点滴滴的就太多了,我们一直都在不断的学习、摸索着,慢慢的也就形成了自己养孩子的一套方法。 吃奶篇 孩子吃奶确实有她的逻辑。她肚子一有饥饿感就要吃,但是吃两口后饥饿感消失了,她可能就不吃了,但是她并没有吃饱,只是不饿了,再加上吃奶吮吸疲惫加催眠,很容易就又睡了,但是睡不了一会儿就又醒了,就又得喂,这种状况尤其在晚上会比较让人头疼,无论小孩和大人都睡不好。摸索到这个规律后,我们让宝宝的吃奶策略就是,是先吃妈妈的,吃完再追奶瓶保障她吃饱。吃饱后确实乖巧了很多,白天醒着也不哭闹,就自己在那里乖巧的玩儿,玩儿累了就睡会儿,醒了就又自己玩儿,晚上更是一觉睡个4个小时没问题,只要肚子不饿不疼,我们就一直是天使宝宝。随着她吸力的增加,妈妈奶吃的越来越多,追奶瓶也就越来越少,到现在两个月基本只有晚上睡大觉前才追个100ml作用,确保晚上不会太饿。 胀气篇 宝宝1-3个月消化系统并没有发育好,因此正常吃奶后由于消化不好会经常胀气而肚子疼,这个就比较烦人了,经常打乱宝宝正常的作息规律,比如宝宝经常睡得好好的,突然就肚子疼醒大哭,还不断放屁,而且这种真是扯着脖子哇哇的大哭,哭到嗓子哑,哭到喘不上气,哭到你怀疑人生啊,因为你不管怎么哄、怎么喂、怎么逗都无济于事,一哭闹可能就几个小时。但是经过自己耐心的摸索,努力的通过网络、医生问诊、父母群交流进行一个全面的学习,还是找了一套系统的解决方法。 首先我家宝宝正胀气的时候喂她,她确实会很着急的大口吞咽,让你感觉她哭是因为饿了的错觉,但是吞咽了两口她就不吃了,继续哇哇大哭的更厉害,逻辑如下:宝宝肚子不舒服,但她不能明确分清楚是饿了还是疼,所以你给她奶瓶她就会迫不及待的吃,希望吃完后自己的肚子可以变得舒服,但是吞咽了两口发现肚子并没有好转,甚至反而不舒服的更严重,因此就不吃了,继续哇哇哭,因此我家宝宝胀气喂奶不太管用,甚至越喂她越胀气,弄清楚这套逻辑后,我们就开始继续学习探索新的办法。目前看来,飞机抱,或者贴着肚子正常抱都是不错的缓解肚子疼的方式,一般宝宝终止哭闹都是以几个大屁结束,为了确保我家宝宝能睡个好觉,一般我都是贴着肚子抱着她,本人体热,宝宝从身体到安全感方面都很舒服,在我怀里能比较安心的睡着,而且我会抱持续一个小时作用,因为我发现在这一个小时内,她还是会不定时的蜷缩、皱眉,肚子还会小疼,但是在我怀里,她肚子有所缓解,而且充满安全感,因此并不会醒来,还会继续安心睡去,如果这时候她在床上,那估计又要哭醒,又得哄睡了。等她慢慢呼吸均匀了,睡熟了再自然而然的放到床上,那么这次肠胀气就算顺利度过了。 哄睡篇 哄睡对于新手爸妈来说就是一场战斗,宝宝可能会因为不同的原因闹觉,没吃饱、烦躁、不想睡、肚子疼、怕黑、沾床就醒等等等,这些我们只待了2个月的宝宝几乎都已经经历过了。一开始我只会喂奶哄睡,让她吃的饱饱的然后自然而然的睡去,一哭闹也只会喂奶这一个手段,但是喂奶能解决一切是不可能的。慢慢的经过两个月的思考和学习,我现在有N种方法能给她哄睡: 喂奶哄睡:所有人都知道的,简单高效; 贴肚子横抱:这招尤其是宝宝肚子疼时,非常有效,宝宝肚子贴着我的肚子很温暖,脸扎进我的怀里或手臂里也很有安全感,有个动静宝宝会蜷缩一下但不会醒,能很快的睡熟。 抱着走动:能给宝宝摇篮般的感觉; 对她念诗:宝宝特别喜欢看着你说话,诗歌可能节奏感强烈,冲她念诗她会一直懵懂盯着你的嘴,慢慢的就在好奇和满足中就闭上了眼睛; 给她唱儿歌:宝宝特别喜欢音乐,她经常一听我唱歌就安静下来不动了,静静的聆听,慢慢闭上眼睛。而且我家宝宝闭上眼睛后还会听着歌儿咧嘴呵呵笑,曾经有几次她肚子疼,我抱着她唱歌都能达到这种效果,那种成就感自行想象; 安抚奶嘴:安抚奶嘴真是个神器,她疼醒哇哇哭时,只要肯含上立马开始猛嘬不再哭闹,应该是有吸吮就不会疼的错觉吧;把她放小床上时一直拳打脚踢不肯睡,只要肯含上身体立马安静,仿佛全身的力气全用在了吸吮上,再配上一个小海马柔和的灯光,慢慢的安静了、累了、迷瞪了也就闭上了眼睛。据说安抚奶嘴习惯要从小培养,要不大了宝宝也不会习惯吃。 所以给宝宝哄睡我已经有N种方法了,你还会不知所措吗?有人说了,那如果都试过了还不行怎么办?没关系丢给妈妈吧!妈妈会有办法的~不是说爸爸带娃有三宝,手机、举高、找妈妈,妈妈是万能的~哈哈~。 宝宝这两个月还有很多很多美好的回忆,思绪一不小心就如泉水般的涌出这么多,宝宝从一开始只知道吃了睡、睡了吃,到现在能拳打脚踢、能玩懂玩具、能咯咯笑、能认人、能和你哼哼唧唧互动、能抬头、能翻身、能察言观色,你会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我想说的是,养宝宝其实是一个宝宝和大人同时成长的过程,宝宝身体一天天长大,心智也一天天成熟,每天都会有新的惊喜;大人也需要不断的持续学习,在宝宝不同的阶段学习不同的育儿知识,尽全力给宝宝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教育环境,为了保障宝宝的未来也开始尝试去配置保险等等,这是一个宝宝和爸爸妈妈甚至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一同成长的过程。成长都会伴随着痛苦和喜悦。就像宝宝月子里吃奶困难,慢慢长大后吃奶问题解决了,但是肚子开始胀气,等消化系统发育好了可以翻身了,发现每次翻到趴着的状态后,宝宝翻不过来了他又会哭闹,到时晚上又要常起夜了,这个问题解决了可能又会迎来新的问题,我们就是在这样不断的战胜困难,迎接新挑战,收获新喜悦的过程中成长,所以我们面对育儿我们要保持一个正确而良好的心态,永远不要妄想说挺过这段就会一帆风顺了,挺过这段还有下段,如果没有了挑战,可能也就没有成长了吧。 以上洋洋洒洒这么多基本都是带娃两个月现学的,对于即将当新手的爸妈来说是不是觉得要学的东西好多?养娃很难很繁琐?其实并没有,带娃并不是什么高深晦涩难懂的学问,你只要积极主动的去了解育儿的知识和应对措施,你就可以灵活运用了,并没有什么过难之处,关键是要用心。用心去学习,用心去思考,用心去感受,保持一个正确的心态,和宝宝一起快乐成长。 想想你以后每天一睁眼,看到的都是宝宝懵懂的样子。宝宝饿了可以喂她,哭了可以哄她,笑了可以逗她,宝宝一有需要,我们总可以第一时间冲到她的眼前,天下最幸福的陪伴莫过于此吧。 养育孩子为母不易,为父当尽力尽力!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