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一条关于保健防病的谚语,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必须先了解其内含的养生之道,才能达到“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的目的。那么,宝宝“春捂秋冻”应该注意什么呢? 1⃣注意室内外温差 🎚️室内外温差指标:当室外温度低于室内2-5摄氏度时,宝宝外出不必增加衣服。如果室内外温差超过7摄氏度,就应该及时添加衣服了,否则容易感冒。 🎚️昼夜温差指标:秋季昼夜温差逐渐加大,温差小于8摄氏度时,宝宝可以接受耐凉锻炼。一旦昼夜温差高于10摄氏度时,就应该给宝宝及时添加衣服了。 2⃣注意气温突变 “秋冻”的基本理念就是从秋季开始锻炼机体适应严寒冬季的能力。⚠ 然而当天气变化反常,尤其是气温急降时,爸爸妈妈就不能再坚持让宝宝“秋冻”了,否则会造成宝宝伤风感冒,体质差的宝宝还有可能发生呼吸道感染甚至肺炎。 3⃣注意不同年龄的宝宝适应能力有所差异 ✅0-2岁宝宝入秋后只需单衣薄被,且不要紧包紧裹,便于宝宝肢体舒展活动;当室温降至20摄氏度以下,可穿夹衣,盖夹被。 ✅而2-3岁的宝宝,秋天宜穿纯棉贴身线衣裤,易于吸汗。随着温度下降,可单层加衣。 ✅3岁以上宝宝的活动量增加,父母可在宝宝运动前后适当地增减衣物。 📚所以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也是需要遵循一定规律的,在秋季切不可给孩子穿得过于厚实、严密,不要过度保暖,使身体容易出汗,那样反倒容易着凉感冒,我们当爸爸妈妈的一定要注意。
更多>>
更多>>